灵石中呈现的“母恩”

25.03.2016  08:34

  有人说,自然界中的石头,因为有了人的欣赏和把玩,它才具有了灵气、生命和内涵。

  久居都市的我,只因与石头和水有缘,每隔一段时间就约几位好友到贵德走一走,到黄河湿地千姿湖看一看。

  去年5月的一个周末,天高云淡。一大早,我们一行五人便驱车赶往贵德看梨花。上高速出西宁过湟中穿拉脊山隧道下尕让,一路顺风地来到了黄河岸边的贵德县。

  我収藏奇石已有十年之久。每到水边,总也不放过寻找石头的机会,此次亦然。抵达贵德,便独自沿着河边开始了寻找奇石的惊喜之旅。说它惊喜并不为过,因为不是每次都能捡到自己称心的石头。有时,遇到一块上眼的石头,好像得到了宝贝一样,叫人欣喜若狂,爱不释手。若碰见石友,大家在一起品头论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这便是玩石人的乐趣所在,石文化就在这玩味、争论、欣赏中产生了,可见,仅这一过程,就令人非常享受了。

  我肩背旅行包,低头边走边仔细寻找,生怕错过脚下的每一块奇石。眼前河水清波微泛,嫩柳剪风;远处水鸟啁啾,绝壁丹霞生辉……一个小时过去了,毫无收获,令人有点沮丧,但看到这里的美景,心情好转了许多。这时,脚下一块大小和形状如粽子般的石头吸引了我的眼球。拿在手中,冲洗去表面的沙土细细端看:一面有图案,另一面有类似文字的纹路。我想,先收入包中待回家再研究吧,之后,再也没有找到其他可入眼的石头,遂收步回到营地。

  天色将晚,我们打点行装,收拾好垃圾便打道回府了。回到西宁的几天之中,我忙于上班,都没有碰过这块石头。

  直到有一天,好像是周日休息,在一堆乱石的地下室中,我将它重新审视一番后发现,那次贵德行,我真的找到了惊喜,更找到了烦恼。这石头让我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令我懊恼至极。妻子在一旁说,你痴迷一块石头到这等地步,早晚有一天人会疯掉的!或许,玩石头的人大概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

  这方奇石有两奇:

  之一:这块形似山的石头正面,笔力厚重地镌刻着“女人”二字。“女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女性的成年人”。还有人说,“女”字,如一台小型手工织布机的形状,代表女人的善良、贤淑、智慧与心灵手巧,在社会中,女人以其含蓄、柔美、温良、母爱的性格特征表达出其特有的生命内涵……难道造物主在这块形成于几十亿年的石头上表明“女人”的诞生?女性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将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以至于老天要把女人二字刻在石上,令后人审视、思考?

  之二:这块形似山的石头底面,有一位长发后披的妇人跪坐在那里,她似乎在倾诉着什么……

  所有的信息到底暗示着什么、究竟寓意何在呢?自捡到这块“图文并茂”的石头后,我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每每把玩都百思不得其解。

  每得闲,便细品。但见那山的正面赫然刻着的“女人”二字,翻转过来,那山底分明是一位怀胎十月的孕妇(这可从人物后披的长发以及高隆的腹部看得真切)。

  “女人十月怀胎,犹如身负重山!”——或许,这就是这块奇石的寓意所在?我继而将其取名为“母恩”,意为母恩重如山,儿女不忘记。

  本来,一块石头或一处景物,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人们往往一看而过,不会留下太多印象,更没有多少人去玩味思考它们。但是这块石头,在我的眼中它真的活了。你看,那清晰的文字及栩栩如生的画面所要告诉人们的,不正是人间一种最伟大的爱——“母爱”吗?

  这方奇石说它奇,就奇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它打造成为了一块“母恩”之石,这真是:石头无心,玩者有意。

  天地藏大美而不言。我将这块黄河奇石取名为“母恩”,窃以为恰如其分,名归“石”至。在母亲河边拾得“母恩”石,奇哉!天赐我石教我孝道,良“石”益友,诲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