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字当先 “实”字托底 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回眸2022年青海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11.02.2023  09:42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2022年,青海省雨水情况复杂。高温干旱、极端降水、河流洪水多发频发,造成历史最重水毁损失。据统计,入汛以来,青海省水利工程直接经济损失约12.75亿元,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是2021年的12.4倍。

  2022年,青海省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水利部防汛抗旱部署要求,研究部署山洪、水库(水电站)、淤地坝、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制定印发6个方面53条防汛保安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督促各地对标对表落实落细防汛措施,形成闭环管理。强降雨期间,水库巡查人、河湖管理员、山洪防御人等全员出动,顶风冒雨、巡查值守,紧盯落雨重叠区和风险隐患点,及时发现处置问题隐患,各地水利部门预警提醒转移山洪危险区群众3.41万人。

  同时,不断加强与气象部门信息共享,实现3-12小时精细化预报。实行一日一提醒、三天一预报、一周一预测、十天一展望,点对点督促提醒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累计向309个乡镇、1.86万名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发送提醒短信81.67万条。精准“把脉”河湖水情,持续发布水情旬报、周报、简报及洪水预警信息等。通过山洪灾害监测平台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信息1.05万次,短信26.29万条。压茬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1.89万名,实现山洪灾害防御包片负责和网格化管理。修编山洪灾害县乡村三级防御预案422个,实现水库(水电站)应急预案、在建水利工程应急预案全覆盖。强化预演,各地累计开展山洪灾害、超标准洪水、水库(水电站、淤地坝等)和在建水利工程防汛实战演练385次,举办培训班78次、培训人员6545人次。多渠道宣传普及防汛减灾知识,累计开展线下宣传250次,向5.9万余名群众发放明白卡2.76万张、宣传品3.15万个。

  防患于未然,将隐患排查整治贯穿整个汛期。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止,水利部门多渠道进行检查指导,确保防汛安全。汛期45座水库、678座淤地坝空库运行,其余全部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汛前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整改636项度汛安全问题。汛期对203座水库(水电站)、678座淤地坝和重点堤防、在建水利工程进行逐日逐项排查,整改隐患2290项,落实应急处置措施2184项。

  2022年6至7月,全省多地出现高温干热旱情。省水利厅及时指导做好群众饮水安全工作,加强与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会商分析,加强旱情、水情监测,强化评估预报工作,及早做好水库蓄水、可供水量需求分析等应对准备工作。指导采取延伸管网、另辟水源、限时供水、应急送水、流动抽提水等方式,解决了33.71万人和12.49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及时补灌58.57千公顷严重干旱农田。8月17日,省、市、县三级山洪灾害监测平台发出准备转移、立即转移预警信息。大通“8·18”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省委省政府组织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开展应急抢险。召开紧急会议,及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Ⅱ级应急响应、Ⅰ级应急响应,立即派出水工、水文等35名技术骨干投入应急处置。指导大通县开展水利工程灾损调查,编制大通县“8·18”灾后重建水利规划。及时抢通水毁供水工程,保障了131个行政村18.68万人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