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30.07.2019  11:30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清晨,一缕阳光唤醒了沉睡的大地。都兰县香日德镇中庄村脱贫户冶生成早早起床,去牛棚里添草料。几年前还在贫困线挣扎的他一定想不到,凭借养牛也能脱贫致富。永盛村脱贫户芦冬青也在忙碌,早起收拾好家后,她急忙赶去枸杞地里锄草,随后要去厂里打工。

  都兰县香日德镇在脱贫攻坚中抓住重点,对症下药、输血变造血,村民从不愿走出家门就业,到依托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增强群众致富信心。

  幸福不会从天降,自力更生才能奔小康。芦冬青,2015年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因肝硬化去世后,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守着几亩薄田,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她肩上。享受低保、当管护员、发展产业、打零工、互助资金分红……芦冬青说:“我享受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现在欠的钱全部还清了,两个孩子的学习也没有耽误。”芦冬青享受到了健康扶贫、产业扶贫、保障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政策。面对政府的帮助,芦冬青努力为自己的生活奋斗着。芦冬青说:“今年我把15亩土地流转掉了,平时打点零工,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从“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的故事,在香日德镇天天上演。昔日的贫困户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党和政府帮助了我很多,我不能‘伸手要’,要想脱贫致富,关键还得靠自己。”见到冶生成时,他一直乐呵呵地重复着这句话。

  冶生成因患有小儿麻痹,前几年出去打工时腿又被砸伤,妻子是聋哑人,不能外出打工,家里只能靠儿子帮忙干活。但冶生成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发展养殖业,“政策+资金+技术”的帮扶,让他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我享受到了低保、公路养护员、生态管护员的好政策,每月还有工资;以前养了7头牛,如今慢慢发展壮大,现在有22头了。”冶生成说,“现在政策好,我们种地、养牛,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面对贫困,冶生成没有等着别人帮助,而是千方百计谋发展。”香日德镇永盛村第一书记高云元说。看到家乡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脱贫户的多种优惠政策,冶生成学习养殖技术,有了养殖技术和政策扶持,养殖逐步步入正轨。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都兰县香日德镇得胜村第一书记行秀旦智紧盯产业发展项目,积极对接村委和帮扶单位,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建成青稞筛选加工厂,帮助得胜村群众继续增收致富。行秀旦智说:“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去年年底,我们的粮食加工厂试生产,截至目前,生产总量已经达到80多吨,利润达4万多元,吸纳劳动力30余人。”

  面对差距和短板,得胜村两委有更多的打算。行秀旦智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利用青稞加工尾料,再购置一些原材料,把饲料加工做起来,面向全省销售,这样可以把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利用起来,增加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

  自力更生甩穷帽,产业扶贫拔穷根,他们用自身行动讲述不一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