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青海以改革深耕希望的原野

07.03.2018  13:52

牧草收割。罗连军摄

   今日视点

  近年来,我省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进入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牧业供给侧暴露出的结构性、体制性等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改变这一困境,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为我们破题,指明工作的着力点。

  两年来,我省从供给侧入手,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在结构调整上用功,逐一破解农牧业供给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难题,农牧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

   草地生态畜牧业变革,实现资源变资本、牧民变股东

  草原是青海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青海最大的生态屏障。

  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快速推进,如今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条件,同时在制度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的有益成果。

  湟源县农牧局局长严卓才说:“对农民而言,种植一亩牧草比种青稞多增收三四百元。对养殖场而言,每增加1公斤青贮草可减少0.5公斤精饲料投喂,这样奶牛每年可节本2600多元,育肥期肉牛节约600多元、肉羊节约80多元。”

  如何解决牲畜个体性能低的问题?全省坚持强化科技投入,提升产出率。

  几年前,全省农牧部门就联合地方科研院校,共同研究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提高繁活率。如今,推广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已经成为现实,正在成为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牧区人口的增长,人草畜矛盾已成为束缚全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核心在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关键是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提升组织化程度,推动规模经营。

  目前,全省已组建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入社牧户11.5万户,占建设村牧户总数的72.5%,牲畜、草场集约率分别达到67.8%和66.9%。

  作为一场深刻的人文变革,草地生态畜牧业持续推进,转变了牧民经营理念,创新了生产经营方式,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同时,通过生产资料的改造,正在实现资源变资本、牧民变股东。

   农牧业绿色生态发展,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决守住生态底线”。

  省农牧厅厅长王玉虎表示,一面是生态保护的责任重担,一面是发展生产的急迫需求。走出困境,唯有彻底转变发展方式,从索取转向保护,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

  具体来说,迫切需要建成一个从种植到养殖,再到养殖场粪污有机还田的循环农牧业产业链,通过资源再循环、再利用,实现农牧业生产“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

  在海晏县高原藏区牦牛繁育养殖基地的一处厂房内,两台机器正在不停地运转。一台将牦牛粪便无害化处理后生产有机肥,另一台则将处理后的粪便加工成生物质炭。

  繁育养殖基地负责人严成功说:“自从有了这两台机器,再也不用为那些难以处理的牦牛粪便发愁了,还能从中获得不小的收益。”目前,全省1400多家省级认定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均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设施设备建成率达100%。

  为解决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我省大力推广绿色发展重点技术,实施了化肥施用量控制在26万吨的零增长行动,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4%。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8.67万公顷,推广配方肥20万公顷。

  此外,加快探索残膜回收机制及再利用途径。2017年,全省残膜回收量达到774万公斤,回收率达85%,比上一年提高了5%,减污效果十分明显。

  王玉虎说:“要坚持以高效利用资源、治理环境问题、保护修复生态为重点,在不同自然生态区创新一批农牧业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最终形成一批适宜不同类型特点的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创建一批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据省农牧厅统计,去年全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54.2%。数据说明全省至少有一半的农畜产品仍以原料的形式流入市场,农畜产品加工、运输、转化环节的产值不到百亿元,这是我省农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

  以加工业实现“接二连三”,以休闲农牧业带动“隔二连三”,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和休闲农牧业等二三产业,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这是我省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的基本思路。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传统农业观光型”“设施农业休闲型”“民俗文化体验型”“草地生态旅游型”“风景名胜依托型”的5种发展类型。

  2017年全省各类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达2535家,从业人数达到4.5万人,年接待游客达164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3亿元,创利润10亿元,发放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6.3亿元。

  我省是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出产的农畜产品可以说品质绝对一流。可是,要把这些品质一流的特色农畜产品与对应的品牌做个连线题的话,却有相当的难度。补齐品牌短板同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两年来,我省不断实施品牌提升计划,大力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和农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培育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富硒等特色农牧业品牌。

  目前,全省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25个,新认证有机农产品监测面积117.32万公顷。有效使用“三品一标”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749个,认证有机农产品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61万公顷。通过创建考核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了100%以上。

  随着“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品牌的不断宣传,青海优质的农畜产品正被省内外认识、认同、赞美。

  2018年,我省将强化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大力扶持和引导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发展田间地头产地初加工,走好产地初加工和企业精深加工“双轨”并行之路。(罗连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