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产业:扬帆远航“闯世界”

10.05.2016  08:48

  青海新闻网讯 这两天,青海金宝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海天天都是马不停蹄,原来他正忙着准备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参展工作——从8年前只有一家掐丝画手工作坊起底到今天坐拥一个研究所、两家公司,刘建海借助我省文化部门为文化企业搭建的“走出去”平台,年年参加全国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文博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组成参展团已经连续参加了10届深圳文博会,为我省文化企业搭建起展示青海特色文化产业的大舞台,努力做好推动青海文化产业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跨区域合作与交流这篇大文章。文化产品销售额共计918万元,订货金额达5020万元,招商引资超过1亿元……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促进文化名省建设,交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答卷。

  这只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国家特色文化产业战略实施,民族和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正从一种隐形的环境中开始向有形的形态突出,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我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依托国家出台的系列文化产业政策,紧紧抓住“文化资源转化”这个关键,大力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青海产业发展优势的创新之路。

   启动发展新引擎

  在蒙蒙细雨中,记者如约走进青海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青海缘汇木雕工艺有限公司的厂房,大型现代仪器整齐排列,工匠师傅们正安静、专注地看着电脑忙活。经过一番询问,记者了解到,他们多数为周边地区掌握传统技艺的工匠师傅,有着多年家具制作经验,但是在没有进入这家公司前,他们只能自己揽活,技艺得不到正常发挥,而且技术更新慢,跟不上时代潮流。所以不仅连收入都不能保证,技艺的传承也成了问题。现在进入公司上班后,一方面技艺得到正常发挥,而且融入更多科技因素,为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很多条件,现在收入也提高了很多。公司设计和制作的木雕工艺品获得过西宁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木雕唐卡在深圳文博会上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获得首届“八瓣莲花”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金奖和铜奖,将“工匠精神”诠释的淋漓尽致。

  应该看到,目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创意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型产业依然十分薄弱,推动文化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任务艰巨,迫在眉睫。

  如何在加快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进程中,让软实力“硬”起来,将传统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创新转型?

  “首先是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文化产业处处长刘文秀告诉记者,我省编制发布了《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青海片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顶层设计、规划指导作用得到加强。推动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等重点项目建设,全省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在产业与市场的结合中实现民族民间特色文化资源转化利用、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系列政策意见和具体措施,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启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同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全省27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西宁生物园区博物馆群、海东河湟文化走廊、互助土族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青海新优民族用品加工项目、贵南藏绣艺博园、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等18个园区建成投入运营;西宁城南文化产业聚集区、湟源丹噶尔文化创意城、天峻西王母神话系列展示园、格尔木昆仑玉文化展示中心、乌兰县特色文化产业园、果洛格萨尔文化展示园等8个园区主体基本完工或试运营。

  我省还修订了《青海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强化命名和管理,推动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壮大。目前,全省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10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70家。

  企业从少到多、产值从小到大,文化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折射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据刘文秀介绍,我省将进一步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和文化精品战略的实施,加大优秀文化产品推广力度,以大项目带动,推进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充分展示各地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文化惠民、文化富民。

   创造崭新“文化增量”

  远看,是一幅传统藏绣作品,近看,苏绣针法技巧糅合其中,看上去更为细针密缕、美观大方,而且富丽堂皇、熠熠生辉。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藏族“绣娘们”正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作为全国最大的一家集藏绣研究开发与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内销兼出口型企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南藏绣”为代表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及开发,并针对藏绣某些针法上的缺欠,大胆的将苏绣针法技巧糅合其中,创出“布绣嘎玛·藏绣文化”的独有品牌,由此发展出来的藏绣文化产业也开始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这家公司还是海南州解决农牧民妇女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家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先后在贵南、贵德、共和三县建立了5个藏绣生产基地、18个基层藏绣生产加工点。目前,生产加工点已分布海南州30多个村,就业覆盖面及全州5县近40个村,参与藏绣的农牧民人数超过2200多人,已成为海南州农牧民贫困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产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文化观念的创新、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活力的释放,使我省特色文化产业正在创造着崭新的“文化增量”。

  “文化增量”,体现在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日渐显现。在国家部署“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背景下,我省紧紧依托“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整合全省文化资源,积极建设唐蕃古道、青藏铁路(公路)、黄河沿线三个文化产业带,着力打造河湟文化、青海湖文化、三江源文化和柴达木文化四大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等重点项目建设。在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及中国文化消费评价指标体系中,我省2014年和2015年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5位。

  “文化增量”,呈现在重点文化产业领域的稳步发展。我省充分发掘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工艺美术业为龙头,藏文化艺术、藏毯、金银首饰、昆仑玉雕已成为我省工艺美术四大支柱。唐卡、昆仑玉、藏毯、民族刺绣、石雕等传统工艺美术实现产业化生产。热贡艺术成为国内知名文化品牌。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工艺美术行业企业(单位)3305家,销售额29.91亿元,从业人员10.2万人。

  “文化增量”,蕴藏于文化产业“走出去”日趋活跃。我省民族服饰、藏毯、唐卡、乐乐玛藏式编织、藏式木雕、藏绣、藏饰品、藏黑陶、掐丝画等产品相继出口到美国、瑞典、意大利、蒙古、印度等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陆续走出国门,进行民间文化交流。先后组织1000余家(次)文化企业赴北京、深圳、厦门、义乌、西安等地,连续参加各类展会和交易会,文化产品销售额2589万元,订单10798万元,签约6000万元。

  “文化增量”,凸显于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全省各地围绕大美青海建设,持续培育和打造“一地一品”特色文化品牌。西宁“多元文化”品牌、海东“河湟文化”品牌、海南“黄河文化”品牌、海北“青海湖文化”品牌、黄南“热贡文化”品牌、海西“柴达木文化”品牌、玉树“康巴文化”品牌、果洛“玛域格萨尔文化”等品牌,内涵更加丰富,影响力逐年提升。

  一个个数字,一件件作品,显示的是文化的实力与竞争力,同时,昭示了青海崭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得天独厚的特色文化资源,在新鲜生动的文化创造中正绽放异彩。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来,对于全省文化产业来说,是向着“支柱性”产业进发的关键之年,也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转型发展中担当重任之年。尤其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文化产业更要快马加鞭,释放民智民力,扬帆起航“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