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奇迹彰显中国力量
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是迄今为止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开展的最大规模灾后重建。三年过去了,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如何,牵动着全国全省各族人民的心,也时刻牵动着我的心。在三年重建完成之际,我又一次踏上了这片曾经经受苦难的土地。在玉树的那几天,我听取有关方面的情况介绍,深入重建点与基层干部群众促膝交流,目睹了恢复重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秩序井然的生产生活,感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干劲,感受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援建各方顽强奋战,坚持科学、依法、高效、和谐推进重建,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公共服务设施达标升级,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生态环境逐步修复,灾区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从满目疮痍到生机勃勃,社会主义新玉树旧貌换新颜。一排排藏式新居,一所所新校园,一座座新医院,一片片商贸新区,一条条宽阔道路,一幅新玉树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向世人展现着一场灾难过后玉树新生的人间奇迹。
玉树奇迹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玉树震区高寒缺氧,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是对我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的又一次重大考验。面对巨大灾难,党中央第一时间发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总动员令,中央领导同志亲赴灾区慰问指导,让玉树和藏区人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力量。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在一线指挥、决策在一线落实、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对接、干部在一线锻炼、能力在一线提高、成绩在一线检验”,有力有序组织救灾活动,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恢复重建强调科学规划、质量第一,三年基本完成重建任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重要理念,表明我们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先进政党。
玉树奇迹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科学部署、统筹安排,及时出台了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中央财政紧急下拨救灾资金用于抢险救灾,同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一笔笔捐款汇向玉树,一车车物资运往玉树,关切之情感人至深。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援建者舍家别子、千里驰援,他们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激情,在生命极地战天斗地,展开了一场气势磅礴、艰苦卓绝的大会战。他们用爱心和勇气、责任和担当、汗水和鲜血、意志和生命,用血肉之躯托起玉树重生,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玉树奇迹彰显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灾难铸就风骨,困苦砥砺精神。遍地的残垣、通明的灯火,废墟上救援者、风雪中建设者,还有飘扬的旗帜……在大难国殇面前,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都闪耀着熠熠生辉的精神品质,这品质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这就是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同“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玉树重建让世人领略了一个民族的坚强与不屈,感受了大气磅礴、大智大勇、大爱无疆,展示了勇往无前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这种力量,挽狂澜于既倒,救人民于危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玉树奇迹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的可贵性。玉树地区除了主体民族藏族之外,还居住和生活着汉、回、土、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千百年来,在玉树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已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在玉树救人的分分秒秒里,各民族救援人员手挽手、肩并肩,抢救了一个又一个兄弟姐妹的生命,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各民族援救人员团结奋斗,共御灾难,用自己真诚而无畏的行动阐释着“两个共同”的理念,显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无比温暖,显示了民族团结无坚不摧的巨大精神力量。玉树救援行动充分表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和时代强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我们就能战胜一切灾难,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过三年的全面重建,玉树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玉树重建取得了历史性和巨大成就,但后续发展任重道远,通过这次调研,我认为重建完成后玉树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把旅游业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玉树有着天成地就的神奇、神秘和美丽。万山之宗,万水之源,辽阔草原,歌舞之乡,冬虫夏草的最佳产地,藏獒的原产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要按照“把新玉树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的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中心城市、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地区”的要求,在旅游规划项目建设上,要充分考虑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合理布局,完善城市的旅游功能。要结合新玉树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特点,在民居规划中,突出康巴文化特点。要规划建设玉树博物馆和旅游购物一条街,展示新玉树的原生态民族、宗教、文化和地方特色商品。充分利用玉树水域资源和河道穿越城区的优势,编制具有亲水特点的餐饮、演艺等旅游项目。在新玉树旅游品牌打造上,要充分利用“玉树不倒,青海常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树立和打造玉树旅游品牌,紧扣“三江源”和“唐蕃古道”的主题,向游客推出“思源之旅”、“感恩之旅”、“探险之旅”、“朝圣之旅”、“宗教之旅”等旅游产品,把玉树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最具特色的黄金旅游目的地。
二、切实加大公路建设力度。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灾后重建要科学规划,着眼长远发展,体现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做到适度超前、高标准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原则,确立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公路建设思路,重点建设好玉树通往全省和四川、西藏等省区公路,使玉树尽快融入全省全国的交通整体网络中。在公路建设中,一要做到规划科学化。公路建设要与干线路网建设相配套,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旅游发展、资源开发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快公路联网互通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乡村路网与干线路网、公共服务设施的连接程度,为客货运输提供便利的公路交通条件,实现乡村交通与城市交通、干线交通、航运、铁路等有效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二要建设标准化。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标准,使公路尤其是桥梁通行能力与公路运输需求相匹配,并预留适度的设计通行能力,消除通行能力瓶颈。三要养护专业化。培育一支稳定的、责任心强的,专业技能熟练的养护队伍,配备现代化的养护机械设备。绿化修枝剪草、沥青路面小修、水泥板块修补等日常养护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节省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益。四要管理信息化。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依靠信息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判断现状公路服务水平,实时数据传输,加强风险源控制,极大地缩短应急反应时间,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对公路路况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五要环境优美化。注重绿化的品位、规模、层次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全力打造生态良好、景观优美、设施现代的综合环境。全力打造安保工程、亮化工程,使各种安全标志齐全完备,亮化设施到位,条件成熟时在重要路段、人流量、车流量大的地段实行亮化工程。六要运输快捷化。协调好各种物流方式的衔接关系,构建换乘方便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实现居民出行一次换乘到县城,二次换乘到城市,建成统一协调、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的区域综合客运、物流体系。
三、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 随着玉树重建任务的完成,受灾群众陆续迁入新居,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也逐渐显现,特别是集中居住区的有效管理问题,成为今后面临的新课题。要紧紧围绕城市管理为发展服务这一核心,秉持城市管理为人服务宗旨,切实把城市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之中。要集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于一体,打破部门隔阂,打破条条框框,由城管局牵头负责,把城管、环卫、公安、工商等多个执法主体组合在一起,实行部门联合,形成综合执法主体,联合执法,全面加强城市“管”的水平和“治”的能力。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市民道德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向市民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城市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以教育促文明,以文明提升管理,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社会风尚。
(作者:青海省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会长;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
来源: | 研究室 | 编辑录入: | 包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