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三个生态       ——王晓、张晓容等市领导调研北川河综合治理项目

08.06.2015  09:57

  6月7日,西宁市委书记王晓与市领导张晓容、张永海先后来到北川河综合治理项目现场、北川河“四村合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地、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中心和省水泥厂家属院调研。

  在听取区委区政府工作汇报后,王晓指出,北区工作统筹谋划实,查找问题实,方法措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城乡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希望北区按照市委提出的“生态北区”定位,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坚决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一要培育北区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要让绿色多一些。发挥自然规律作用,让6000亩永久性绿地保值增值。尽快启动北川片区生态基地项目,继续推进街头、小区等绿化建设。要让污染少一些。把北川河综合治理与湟水河流域污染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开展大气污染预控预警和联防联控。要让约束强一些。强化政府监管,加强监测和执法,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完善污染源治理体系,掐断污染蔓延的根源。强化公众监督,推动各方面积极作为。二要培育北区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要坚持特色发展。从经济发展、产业基础、自然禀赋出发,科学选商招商,注重中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培育,强化企业间的关联与集聚效应。要坚持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为园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统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直销、餐饮业、休闲农业等产业,提高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休闲观光的体验质量和都市农业的生态效应,促进农业与自然、民俗、文化、城市融合发展。要坚持借势发展。依托高新区、大学城、朝阳物流园区等借势发力,创新产业业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要培育北区休闲宜居的城市生态。要优化规划设计。感悟北区的山水脉动、历史传承和人文记忆,合理布局基础设施、人文设施和休闲设施,让市民的休闲力、休闲感受度融入城区。要留住历史记忆。保护历史遗址,维系历史文脉,挖掘历史文化,唤醒历史记忆,培育和传承北区的人文气质。要塑造城区特色。跳出北区看北区,精心设计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使街道、组团、片区、建筑体现整体化的城市景观,展示北区的特色风貌。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晓容指出,北区要结合“十三五”的规划进一步分析区情,找准定位,搞好规划,谋划一批重大项目。要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配套服务的生产型服务业;围绕现有的文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优势,加快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围绕生态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快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在城市管理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