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多县:河源大地上的团结新曲

16.10.2015  21:06

  在玛多县的几次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还是这里淳朴的民风,热情好客的牧民,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喜人局面。在这个平均海拔4500米、大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9%、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的黄河源头县,一幅民族团结的锦绣图画正在徐徐展开。

  心连心同谋发展、手牵手共创未来。这是玛多县15000余名汉、藏、回、撒拉等各民族群众的共同心愿和憧憬。在玛多,经常可以看到各族群众之间的互帮互助,虽然语言不通但心是相连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四个认同”感已经融入到玛多县各族群众的血液之中。

  2013年10月,家住达日县吉迈镇的长途汽车司机旦杰,从玉树返回达日县经过玛多的时候,由于天黑,加之人困车乏,旦杰在玛多县三岔路口的新建宾馆休息时将装有4000多元现金、行车证、驾驶证、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的皮包丢失。没多久,在旦杰和宾馆老板韩木海麦地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物归其主。

  为表谢意,旦杰拿出1000元交给韩木海麦地时,却被他一口谢绝。

  心存感激的旦杰执意做了一面写有“拾金不昧诚信经商”的锦旗送给了韩木海麦地,这一次他接受了。

   这体现的是陌生人的互帮互助。

  2013年11月17日,玛查理镇玛拉驿村牧户在牲畜转场途经黄河桥西北8公里干流处时,发生冰面塌陷牛群被困事件。玛多县近百名党员干部职工组成救援队,迅速前往事发地点开展救援行动。参与救援的各族党员干部职工克服困难,不顾自身安危,在冰冷的河水中涉水作业,经17个小时的紧张救援,被困的132头牛全部成功获救。

  这流露出党员干部对牧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

    管中窥豹,一斑可见。

  这些团结互助一家亲的故事正在河源大地被长久地传颂,在传颂中继承和发扬着玛多县和睦团结的深厚传统和牢固基础。

  “在高寒牧区县,民族团结工作咋抓?”玛多县花石峡镇党委书记公保南加说出了自己的理解:“首先要抓好民生工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2013年以来,我们修建了游牧民定居工程房60套,为各村开挖水井60口,修建乡村公路20公里。维日埂村还被评为党政军企共建先进村,全镇539户牧民受益。”

  走进维日埂村,新建的文化广场、整洁的硬化路、节能的太阳能路灯、舒适的房屋,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乡村新局面,绘就了一幅牧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新画卷。

  自2010年起连续举办了六年的“黄河源之夏”文化广场月活动、两届牧民运动会,玛多县各族群众积极参与,载歌载舞,一派手足情深的和谐画面。同时,表现出以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传承的挖掘与保护,使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心怀自豪感和认同感,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和心理认同。

  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着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寺院、进市场的“七进”活动。

  创新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深化普法教育、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作用,开展矛盾纠纷“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2014年受理群众上访案件32件,办结31件,办结率96.9%;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1件,调处率100%。

  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提拔任用。目前,全县共有科级领导干部178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122名,占68.5%;2010年至今,新提拔任用科级干部85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73名,占85.9%。全县基本建立健全了以救助、低保、医疗、养老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惠及到全县各族群众。

  生态是玛多最大的优势也是最重的责任。

  从扎陵湖乡卓让村搬到玛查理新村的多杰南杰深有感触:“移民搬迁使我们告别了四面透风的帐篷,住进了窗明几净、温暖舒适的定居房,告别了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在就医看病、子女入学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县城开了商铺,做起了小生意,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加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培育一直是玛多县民生工作之重。

  2014年6月,投资263万元的玛查理村的高原温室蔬菜大棚,可为全村201户牧民年均增加收入近700元;在河源新村,记者走访了克里姆编织厂,这是目前河源新村最大的一个后续产业项目,编织厂成立两年以来,在青海藏羊集团的有力帮扶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有工人33名,均来自于河源新村的移民,月平均工资达到2000元,可以说,克里姆编织厂为河源新村的后续产业发展树立了样板。

  玛多县各民族一起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相信他们也可以拥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