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环境司法分论坛金砖国家大法官对话重典治污  用司法力量保护绿色家园

01.04.2015  11:12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李拉 记者陈祖洪  

  博鳌小镇,阳光明媚。3月26日~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这里举行。

  今年的年会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来自世界各地的1772名政商代表就开创亚洲新未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参会者高度关注空气质量等生态环境问题,金砖国家的5位大法官更是第一次集体亮相,就司法在环境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法制惩戒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讨论,延续“有牙齿的环保”这一两会期间焦点话题的热度。

   司法如何为生态环境护航?  

   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精神损失以及支付环境修复费用,让环保法长出钢牙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何运用司法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金砖国家大法官对话‘重典’治污:司法的力量”分论坛上,金砖国家的5位大法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强调,人类的发展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不能把子孙的饭都吃掉,只有保护好生态,发展才能是可持续的,而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健康的。

  “从实践中来看,确有一些地方为眼前GDP的发展,在司法过程中不够严格,这要坚决杜绝、坚决克服。”周强坦言。

  环保最为关键是依法治理。新《环保法》将过去“环境保护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修改为“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护生态环境”,意味着生态环境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周强介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法治不可或缺。这些年来,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法治建设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动向。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其中,一个很有力的突破是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鼓励民间环保团体为了公众利益,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行为提出公益诉讼。

  新《环保法》实施后,环境公益组织在资金、能力、人才方面遇到困难,如何应对?周强回应称,现在环保团体在资金、人才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也是当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比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环保组织、企业,包括社会公众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了解得不多。周强指出:“可以调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向污染宣战。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作用。

  新《环保法》实施后,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会不会更严厉?执行起来会不会更严苛?周强回应说,国家制定了最严格的环保法,要通过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精神损失以及支付环境修复费用,让污染者付出代价,建立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新《环保法》“长牙”,而且长出“钢牙”。

   司法如何协调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加强对环境的司法保护不是放弃对经济发展的追求,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  

  不能为了追求GDP牺牲生态环境。那么,是不是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就不发展经济了?或者说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不可否认,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过去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对经济增长有着强烈的欲望,甚至把GDP当作唯一的目标,甚至为了获取GDP的发展牺牲了环境和资源,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方式并不可取。

  “决不会为了眼前的GDP而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尺当不严。”周强坚定地发声。

  周强指出,加强对环境的司法保护不是放弃对经济发展的追求,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要积极创新审判执行方式,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周强强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环境和资源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司法界要加强环境资源审判的务实合作,预防和减少跨境污染。每个国家在环境资源审判方面都有很多经典的案例,要充分利用现代手段,通过互联网络建立交流平台,分享经验,共同推动完善环境司法体系,保障人类的共同利益。

  金砖国家大法官们认为他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一致认为: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受到严苛处罚。

  印度最高法院大法官JagdishSinghKhehar甚至这样描述他们对破坏生态处罚的严厉程度,“如果有人敢违法砍掉20棵树,除了被重罚之外他还会被要求去补种200棵树。”南非最高上诉大法官也表示,有破坏生态的个人曾被处以30年刑期,并处以折合高达80万元人民币的罚金。

   司法如何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努力降低环境公益诉讼的门槛,消除公益诉讼正常开展的制度障碍,加大环境资源案件信息公开力度  

  新《环保法》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独立成章,标志着环境保护作为公共事务,正在由传统意义上的职能主体——政府和相关部门监督管理,转向政府、相关部门与公众共同管理。

  如何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是环境司法的重要特色,也是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周强指出,最高法院制定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起诉条件等作出规定,努力降低环境公益诉讼的门槛,消除公益诉讼正常开展的制度障碍,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农村的环保任务比城市更为繁重,基层人民法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此,周强回应,中国的司法机关可以发挥职能作用,基层法庭可以审理基层的环境污染案件;全国382个环保法庭,或者是环境案件审理的合议庭可以对比较大的农村污染案件,提级管辖、指定管辖,这样能摆脱地方保护的影响。

  “司法公开是对环保最有力的监督。”周强强调,要加大环境资源案件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发布典型案例。法院的判决书要上网公开,如果法院司法不严格,就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介绍,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人类的未来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海南省追求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也是要为海南人民和中外游客创造低碳、绿色、环保、幸福的生态环境。这得益于海南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都秉承生态立省观念,在谋发展、上项目时首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把生态建设摆在第一位,把效益摆在第二位。

  同时,刘赐贵表示,2015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对环境问题和司法工作进行探讨,对海南省在生态环境建设及各方面发展给予了有力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