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原现代化生态宜居新城------西宁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综述

28.12.2014  11:11
  生态立省,美丽西宁。曾几何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夏都西宁,天蓝、云白、树绿、水清。从飞机上俯视西宁,我们为这抹高原大地上最迷人的绿色而激动不已。宜居、宜业、宜人、宜游,夏都这座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正在让城市融入自然,融入绿色。

  作为青海省会城市,西宁市地处湟水流域,四面环山,三川汇聚,城乡绿化建设在全省乃至“世界屋脊”起着样板示范和带动作用。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宁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确定了建设“山青水秀、人民富裕、文明开放”的具有高原特色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致力于植树造林,致力于治理废水废气,致力于“三川一水”、“三河六岸”的美化,致力于围绕资源节约推进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特别是2014年以来,重点开展了扬尘等4大方面38项专项治理,城市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战略,西宁下大力气做好治气、治水、治山和减排文章,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抓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转方式调结构、清水入城、大气和水污染综合治理等工作。

  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大南山绿色屏障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西宁改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典型示范。更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西宁获得世界凉爽城市——“cool city-清凉夏都”的美誉,南北山绿化功不可没。

  时至今日,南北山绿化总面积达到了20.93万亩,共栽植高规格苗木2000万株,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保存率达80%以上,南北山森林覆盖率由7.2%增长到33%。初步形成了以乡土针叶树为主,乔灌结合、针阔混交比较完善的山地森林生态体系。

  昔日荒凉的南北山已重现生机,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像两扇绿色的屏风守护着美丽的西宁。优美的山林向城市渗透,构成了大规模的城市风景线和绿色屏障,使西宁的自然景观有了质的飞跃。

  “美丽西宁”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增加节能环保资金投入,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环境、建设美丽西宁的突破口,厉行治污先治吏,建立区县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深入推进建筑扬尘、烟煤尘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治理,全年空气优良率达到70﹪以上,在全国74个大中城市排名位居上游。

  扎实推进“清水入城”工程,加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和实施污染减排项目力度,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3%,餐厨垃圾集中回收处理创造了独特的西宁模式。

  加大城市出入口道路绿化美化和城区新增园林绿地力度,全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近30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6平方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下一步,按照三年强基础、六年促提升、八年见成效的目标,西宁市还将全面实施七大生态工程,努力开创西宁生态空间青山绿水、生活空间集中宜居、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局面,构建高效稳定的西宁“三环”生态安全格局,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先行。

  将重点完成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及南北山三期绿化等七大工程。围绕七大生态工程的实施,还将加快推进绿色崛起,全民构建以循环经济为龙头的绿色产业体系;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湟水流域水环境整治、解决生活废水污染问题等,共创生态西宁,加快生态型城市建设。同时,全面实施“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完成城市节能降耗、城市生态环境、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共建西宁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林玟均)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