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马超西凉军从这里诞生

14.07.2015  15:39

     昨天,小环跟随环湖赛车队,来到了甘肃的第二个站点——定西市。经过九个赛段的跟随,小环还真有点疲惫了呢,但是一想到要给朋友们讲述这里的故事,小环立马又“满血复活”了。今天小环要跟朋友们讲述的是,关于在三国时期一支强大军团是怎样从这里建成的故事。

  三国时期这里被称作陇西

  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原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和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定西地名由来,宋时称兰州附近的西头城(今榆中三角城)为定西城,含安定西边之意,其后西头城改为通远军,遂将定西之名移到努札堡,改名为定西城,这就是定西名称的最早来源。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置陇西郡,今各县地域均在辖境。西汉时分属陇西郡、天水郡,三国时为魏国陇西郡治所。历史告诉我们,定西的临洮县自古就是魏、蜀相争的战略要地。这里曾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军事遗迹,历史曾经在这里印下了闪光的足迹。

  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在这里,正活跃着一支剽悍的军团,他的首领就是后来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马超。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是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随父亲马腾在西凉为一方军阀,后与韩遂一同进攻潼关,被曹操以离间计击败。此后马超又起兵攻杀凉州刺史韦康,不久被韦康故吏杨阜击败,投奔张鲁。刘备入蜀后马超投奔刘备,并为刘备作前驱,进入成都。刘备称汉中王后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又进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公元222年,马超病逝,终年47岁。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想必都知道,马超被人们称为西凉锦马超。原来,西凉为地名,锦是漂亮的意思。在历史上,马超穿戴很讲究,他很注重外表,总是白衣白甲,而且,长相出众,身材健壮,武艺高超,所以人称西凉锦马超。

  战斗力极强的西凉军团

  西凉军,出自《三国演义》,是汉末三国时期对凉州军的称呼。西凉军有两支,一支是凉州军阀董卓的部队(凉州政府军),董卓死后由部将李傕率领。另一支是马腾、韩遂的部队(凉州起义军),后马超继任西凉军首领。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陇右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秦始皇得之,便扫平六国,唐太宗得之,便虎视天下。马超凭借西凉军的威猛,与曹操六战渭水,杀的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可见西凉军战斗力之强。

  他的军队战法与中原军队迥然不同,甚至与同为西凉军系的董卓也颇有差异。董卓军重骑兵,而马超军以步兵居多,但是它的战斗力却往往在剽悍的西凉骑兵之上,这和他的独特作战方法有很大关系,而这种独特的作战方法,又仿佛昭示着马超军团和同一时代称霸欧洲的罗马军队,存在一种潜在的关系。

  西凉军团是怎样建成的

  谈到马超军团的古罗马化,要从斯巴达克斯大起义说起,这起波澜壮阔的大起义以军事天才斯巴达克斯的战死失败而告终。这支没有祖国的军队流浪东方,辗转之后一度成为匈奴的雇佣军,人数大约6000左右。在汉征匈奴的战役中,匈奴军战败,这支善于摆“鱼鳞阵”的军队也被切断,向汉朝的西域都护请求保护。

  马超先祖是大名鼎鼎的汉朝伏波将军马援,世代为西凉豪强——所谓西凉,也就是今天的甘肃,而这恰恰是马超的势力范围。马超部队不仅吸纳了罗马部队,而且从建制到战法,完全罗马化。

  西凉兵团对于军事史的贡献不在于多大的战绩,而在于特殊的体制,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西凉兵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罗马军团建制的技术型部队。马超军团不擅弓弩,而擅长使用投标,且以脱手长标为特色,这种脱手飞标实际上脱胎于古罗马的投枪。它的杀伤力强,对于当时甲胄简陋的轻装军队攻击力远胜弓弩。军阵也不同,前军是密集的盾牌兵,盾牌的强度和重量都远超一般军队,实际上就是斯巴达希腊式盾牌的翻版,这种盾牌高度达到1.7米,宽度80公分,除了前进的时候,兵士基本都是把盾牌立在地上作战。骑兵全是轻骑,配置与步兵分开,不作为主力,而是作为奇袭队使用。这样的军阵,正是古罗马前期使用极为广泛的希腊密集军阵。

  西凉军队的编制也是典型的军团化,比如韩遂部下为八部,一部约5000名战士,正是和罗马军团的编制相符。以此计算,渭南之战马韩联军总人数在7-8万之间,也与历史比较相符。这里也可以看出,尽管自罗马人降汉之后不断融合变迁,但是他们骨子里的东西依然健在。河西走廊本身就生产马,并且接近以产良驹闻名的大宛和蒙古。马在三国时期已经成为重要作战力量,骑兵以其速度和装备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当地半牧半农的羌族人因善于骑射成为强悍的军事力量。也正是在西凉这样的尚武之乡,诞生了善战的西凉军队。

  运动员出发前补给水分。时报记者颜金梅摄

  快乐骑行大本营吸引观众眼球。时报记者祁国忠摄

  民族风情与车队的相遇。 时报记者祁国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