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大省的“家产”报告

02.06.2016  15:35

  首次形成青海省生态系统格局分布图;

  多领域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与价值评估研究全国首例;

  为全国及其它兄弟省区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提供了评估经验和借鉴范例。

  ……

  6月1日,“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项目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在青海省博物馆举行。

    

  从西宁驱车西行3小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草原和碧蓝如洗的天空。这里便是闻名遐迩的青海湖了。近日省气象局根据2015年卫星遥感监测,对青海湖水体面积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2015年湖体面积为4432.32平方公里,比2014年同期的湖体面积增加了49.84平方公里,比历年(2005~2014年平均值)同期面积增加了112.13平方公里。这次全省生态资产评估青海湖流域生态资产价值为10632.65亿元。三江源区的生态资产价值为126616亿元,占全省生态资产总值的68.9%。

  生态学家是这样解释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资产两个概念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者间接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收益,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资产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过程所需要的,并能够通过生态过程衍生出生态系统服务的各类存量资产的集合,是生态系统持续提供生态服务的基础和保障。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资产大小,既是衡量一个区域或者某个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总体标志,也是开展生态保护建设,实施生态系统管理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

  2012年初,青海省正式启动“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资产评估研究”。由国家林业局生态监测评估中心、中国科学院等承担并具体实施,验收和鉴定专家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李文华、傅伯杰,北京师范大学张新时、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中国林科院蒋有绪等5位院士和12位国家层面专家组成,可谓精英荟萃。

  它似一张巨大的“多维”空间透视网,将我省最广袤的森林、草地、湿地、荒漠等四大生态系统,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三大重点生态区域和全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与生态资产评估全部涵盖进项目“蓝图”。“这是全省一次生态大普查,仅从全省45个县采集并送往北京化验的土样就达5吨之多。”一直跟随项目专家组在野外采集基础资料的省林业厅科技处副处长赵丰钰深有感触地说。据了解,这是我省“十二五”期间林业行业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科研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元。

    

  这一项目历时近4年,行程2万多公里,如今已经圆满结束。据了解,项目团队通过四年的努力,按照预定研究工作方案及技术线路,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形成了《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与价值评估研究》、《青海省生态资产评估研究》2个主报告,形成了《青海省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建设总体方案》、《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青海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青海省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青海省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青海省三江源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青海省青海湖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青海省祁连山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青海省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研究》、《青海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10项分报告。积累了大量的青海生态基础研究数据;首次形成青海省生态系统格局分布图。

  从这个生态系统构成上,我们清晰地看到,2012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207亿元,占全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16.5%;草地为3357亿元,占46%;湿地为1518亿元,占20.8%;荒漠为421亿元,占5.8%;农田为271亿元,占3.7%;其它为528亿元,占7.2%。

  据省林业厅科技处处长徐生旺介绍,在这样多领域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与价值评估研究,在全国是首例。青海生态类型齐全,因此,这次研究首次实现了省域范围的全覆盖,对森林、草地、湿地、荒漠和农田等主要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研究和评估。

  从地理空间上我们也可以看到,2012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为4946.63亿元;柴达木盆地次之,为904.69亿元;再次为黄土丘陵区,为593.56亿元;祁连山区和青海湖流域服务价值分别为538.11亿元和317.78亿元。

  由此产生了青海省各类生态资产:2012年,青海生态资产总价值为183879.47亿元。其中,自然生物资源资产价值为24543.08亿元,占资产总值的13.35%;土壤资源资产价值为31032.80亿元,占资产总值的16.88%;淡水资源资产价值为16636.32亿元,占资产总值的9.05%;碳资源资产价值为66930.83亿元,占资产总值的36.40%;土地资源资产价值为44736.44亿元,占资产总值的24.33%。

  在生态系统构成上,森林生态系统资产为36628亿元,占全省生态资产总值的19.9%;草地为87641亿元,占47.7%;湿地为39752亿元,占21.6%;荒漠为4214亿元,占2.3%;农田为4661亿元,占2.5%;其它为10983.92亿元,占5.97%。其中,三江源区的生态资产价值为126616亿元,占全省生态资产总值的68.9%;祁连山区为14680亿元,占8.0%;青海湖流域为10633亿元,占5.8%;其它为31951亿元,占17.3%。

    

  有了这样一份科学厚实的“家底”,青海人应该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和自豪。

  据了解,这次研究结果表明,我省实施的重点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对全省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率为6.8%,剔除气候变化影响后,全省生态建设产生的年均生态效益为40.97亿元/年,投资回报率为137.3%,特别是三江源区年均生态效益为34.97亿元/年,投资回报率为204.3%。专家解读,这样的生态建设工程已属高收益投资,并且随着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和不断推进,其后期生态效益会更加明显。

  从这份科研报告中我们不仅看到青海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恢复,而且深切感受到“亚洲水塔”、生态大省的地位愈加突出。研究表明,2012年青海省为下游地区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4726.56亿元,占全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64.74%,其中与水有关的淡水资源、水电、水文调节、土壤保持4项服务价值为2649.30亿元,占56.05%。青海境内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出境流量分别占国内流域总产水量的2%、49%和15%。2012年青海淡水资源供给、技术可开发水电供给和水文调节三项服务占全省总生态系统服务的38%之多,青海淡水资源的保护关系到下游藏、甘、滇、川等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的用水安全。

  由此我们也肩负起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保护好青海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既一如既往,又要继往开来。(记者杰拉)

   生态故事:用“天眼”守望青海湖  

  通讯员金泉才

  青海湖面积达15年来最大、青海湖已经完全解冻、青海湖生态趋好…….高原“蓝宝石”的一举一动牵扯着人们关注的目光,一条条喜讯背后,离不开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

  5月30日,走进干净、整洁的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办公室大屏幕上实时展示着卫星的运动轨迹和动态,架设在墙面上的几台大型电脑显示屏上清楚地显示着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等多颗卫星的运行轨迹,各种卫星遥感资料接受、处理系统一应俱全。

  “做好青海湖水体面积监测。”在6月份重点工作安排栏里,显眼地写着这样的内容。

  在一边忙碌的高级工程师刘宝康说,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区。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长期以来,青海湖一直是我们关注、监测、服务的重点地区。

  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成立于1997年11月。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能力和水平,该中心先后引进了美国新一代地球探测卫星(EOS)接收处理系统,建成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业务工作。

  据刘宝康介绍,该中心运用MODLS卫星、高分一号、二号、四号卫星及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等“天眼”对青海湖开展了不间断动态监测,已经积累了连续15年的湖面面积、水位等的长期序列资料。“因为有过境周期短、分辨率高等优势,现在我们开始使用我国高分一号卫星资料监测青海湖。”刘宝康说。

  在接受卫星信号后,遥感技术人员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制作出精准的青海湖卫星遥感图,再进行对比分析、换算出青海湖面积、水位等的变化。“为了验证遥感资料准确性,不管刮风下雨,我们都要实地到青海湖去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确保发布的各类产品准确无误。”刘宝康说。

  在这个中心我们还了解到,该中心为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遥感服务产品远不止这些。多年来,中心为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提供牧草、水资源、积雪、森林草场火灾、农作物、土地荒漠化、土壤水分与土壤物理特性等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产品,每年制定、发布遥感监测服务产品近100期,同时承担了科技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参量遥感定量反演技术》、《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综合监测与评估技术》等课题,为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科技支撑。

   生态论坛:涨起来的不仅仅是湖水  

  青海湖,美丽的湖。近日发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遥感监测报告》显示,受青海湖流域暖湿化气候趋势的影响和流域内各类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青海湖流域出现径流量增加、水位抬升、水体面积增大、沙化面积下降等生态环境趋好的现象,整个流域生态和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勿容质疑,这是我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换来的盛景。

  而距离青海湖数百公里、深处全国八大沙漠之一的柴达木盆地上的可鲁克湖,也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像托在手心般的悉心呵护中,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原来在日渐消耗中留下的岸线,又被涨起来的湖面淹没且向外扩充。其实,涨起来的不仅是湖水或湖的面积向外延伸,这与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何种位置息息相关。

  大自然的造化赐予了我们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但是这些资源非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恰恰是一旦遭到人为的毁坏,往往就会产生不可逆转,或花数倍之功也难以“修旧如旧”。过往,我们曾经有过把一丛丛红柳砍来塞进灶膛,或滥垦、滥伐、滥牧的教训,换来的是风沙肆虐、田亩被吞、草原沙化的大自然的惩戒。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在我们的背后“猛击一掌”,促我们警醒,让我们行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忏悔曾经中步入绿色发展的“正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筑牢一道道屏障中,亘古的高原才得以重现湖光潋滟、草可没膝,人与自然相拥相融。

  诚然,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亟需发展,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亟待得到更进一步改善。追求发展和富裕本身没有问题,而在于我们应遵循怎样的理念和路径谋求发展和富裕。在追逐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海西州在苍茫戈壁之上围绕绿色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生动实践。在绿色屏障的保护中,可鲁克湖和远远近近的“姊妹湖”,成为数百种高原珍稀动植物的家园。在保护和发展的良好对接中,伴随着“柴达木枸杞”俏走海内外,“福牛”产业异军突起,高原特有的湖光山色引来八方游客,“农家乐”、“牧家乐”星罗棋布,绿色的“湖水”托起了产业的舟楫。

  在鼓起生态发展的风帆中,青海在改变,瀚海戈壁在改变,青海湖在改变,在涨起来的“湖水”中捧起来山青水秀,同样也捧起来华美而沉甸甸的“幸福指数”。(刘法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