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侧记

08.09.2016  05:08

  青海新闻网讯 8月底,走进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处处都是水天一色、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湖泊、湿地、野生动物等浑然一体,“黄河源头第一县”美景再现。

  回首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玛多县却遭遇了极为严重的生态灾难。守着源头没水喝,这个曾经年人均收入全国第一、连冠三年的首富县变成了财政入不敷出的贫困县。但随着近年来这里采取生态移民、人工增雨等措施来修复生态环境,使得玛多县草地退化趋势得到遏制,湖泊水域面积显著扩大,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提高,“千湖之县”再次归来。

  玛多县是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变迁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以需求为牵引,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方式,作业手段、区域、规模、时间均大幅扩增,作业类型实现了由单一的抗旱型增雨作业向水库增蓄型和生态环境改善型的拓展,为青海省生态环境尤其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农业减灾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海说。

   服务生态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总面积为3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区域分布着大量河流、沼泽、湿地、冰川雪山,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对我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从2006年开始,青海省气象部门在每年的3到9月期间,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以开发空中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区域内降水量为目的的三江源飞机人工增雨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据统计检验,2006至2015年,在三江源共增加降水502.02亿立方米,仅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增加黄河径流量73.29亿立方米。”据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何生存介绍。

  经过多年的发展,青海省气象部门在三江源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规模显著扩大。截止2015年,在三江源地区布设的火箭、高炮、燃烧炉地面作业点已增加至205个,飞机作业范围基本覆盖了整个三江源区域。建成了由天气雷达、地基微波辐射计、闪电定位、GPS/MET水汽遥感探测、机载云粒子测量系统、雨滴谱仪、区域自动气象站组成的综合观测系统,为科学分析研究青海高原的云水资源的分布、演变等状况和科学确定人工增雨作业区域、作业强度等提供了基础支撑。通过信息传输和作业决策指挥分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安全高速的信息传输,提高了作业决策指挥能力和水平,作业云系的监测识别能力、作业条件预判能力和作业效率明显提高。同时,三江源人工增雨开创了我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型人工增雨的先河。2011年,由青海省气象局实施的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荣获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

  通过连续多年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三江源地区湖泊面积、数量不断增大,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地下水变得日益充沛,区域内河流纵横交错,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源源不断地输送源头活水,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由于缺乏有效降水,8月份,黄河发源地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旱象初露。8月27日,得知有适合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过程后,曲麻莱县气象局副局长杨俊鹏和同事驱车150多公里到该县曲麻河乡作业点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期间,县气象局共在叶格乡、巴干乡、曲麻河乡、长江大队、秋智乡及冬查沟5个地面增雨作业点发射人工增雨作业火箭弹45枚。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作业影响下,27日白天至夜间曲麻河乡降水量达24.3毫米,部分地区降水量达到33.4毫米,有效缓解了旱情,受到县政府领导肯定。

  “刚开始作业时,当地群众很不理解,说我们朝天作业,触怒神灵。但后来我们通过开展藏汉双语宣传,加之每次作业效果很明显,群众也就慢慢理解了。”杨俊鹏说。

   服务农业生产,为丰产增收保驾护航

  青海省宜农耕地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的湟水、黄河流域、共和盆地和祁连山边缘地区。因受气候特征和降水形势的影响,东部农业区每年春季都会出现俗称“卡脖子旱”的旱情,导致农民无法按时播种,冬小麦等农作物无法出苗。

  近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在春播备播关键期都要在东部农业区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助力春耕生产,确保第一场透雨如期来临。截至目前,共在东部农业区约5万平方公里的作业区域内共实施作业飞行342架次。2005年后,在作业区域内逐步增加地面作业点,以有效补充飞机作业。2015年,实施东部农业区春季抗旱地面作业的火箭和燃烧炉已增加至90个。据统计检验,“十二五”期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季抗旱人工增雨共增加降水量26.18亿立方米。

  另外,青海气象部门在夏秋季开展的人工防雹工作也成为农民庄稼颗粒归仓的“保护神”。据介绍,目前全省人工防雹作业控制面积达到440万亩,约占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东部农业区冰雹受灾面积由2003年之前年均32万亩降至目前的年均19万亩。据统计检验,人工防雹减灾面积为年均44.34万亩,人工防雹相对效果为年均68.48%。

  2015年,青海省气象部门在前期建成49个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争取,青海省政府共安排标准化作业点建设专项经费3400万元,启动全省107个作业点的标准化建设。省、市(州)、县各级政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积极落实地方配套经费,推进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建设。目前,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作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在秋收季节,家住海东市乐都区李家乡民族村村支书王有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既是村支书,也是这个村有20年工龄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他说:“今年,我们作业点4个作业人员一看有雹云过来,就加紧作业,打散了不少冰雹,这里群众对防雹工作是非常支持和满意的。”

   服务各行各业,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作业手段、区域、规模、时间大幅扩增,作业时段由春季向多季节、全年度方向发展。作业面积由最初的5万平方公里扩大至52.25万平方公里,作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列。目前,全省火箭、高炮、燃烧炉等地面作业点数量增至402个。近年来,实现了从单纯抗旱向增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向重点领域专项作业的跨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何生存说。

  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除做好生态保护人工增雨作业、为农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以外,青海省气象部门还积极探索尝试,开展黄河上游河曲地区跨区域联合作业、果洛州森林草原防火人工增雨作业、西宁市大气污染防治人工增雨作业等。另外,积极在干旱缺水区柴达木盆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工业用水短缺,助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

  青海省部门与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每年6到9月,在青海省的久治县、甘肃省的玛曲县和四川省的红原、若尔盖县所在的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利用高炮、火箭、地面碘化银发生器等地面作业设备和“安-26”、“运-8”或“运-12”型增雨飞机持续开展跨省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区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2015年,共布设14个地面火箭作业点,实施飞机作业10架次,累计飞行时间达40小时42分,为缓解黄河上游来水量紧张和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为缓解格尔木市工业用水紧张的局面,每年格尔木市气象局在格尔木河上游、那棱格勒河流域、大格勒河上游地区开展人工增雨工作。目前,全市共布设高炮3门、火箭13架、燃烧炉6台。2015年共作业140余次,消耗炮弹900发,火箭弹236枚,作业期间,格尔木市境内大部分地区降水充沛,市区降水量较上年增加115%,有效地缓解了格尔木市区的城市供水紧缺状况,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