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洽会】绿色海东 生态篇:海东坐拥多处湿地公园

21.06.2017  15:31

  水泽茫茫、植被丰茂、百鸟翔集、天蓝地广……在海东,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水文、净化水质、抗旱防涝、补充地下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海东市更加注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利用湿地资源,多措并举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工作,着力打造生态海东新亮点。

   海东九大湿地公园位置图

  沿平安高铁新区向西大约200米,就来到了刚建成不久的平安心湿地公园。虽然平安心湿地公园才“诞生”没多久,但名声不小,很多市民都被她那迷人的景色所吸引,携亲伴友到这里看花、赏花、拍花。这里远离城市喧闹,环境优美宁静,可远眺曹家堡机场保税物流区,近临海东工业园区,成为海东又一大亮点休闲景观。

  平安心湿地公园在平安区以西,与高铁新区相连。走进平安心湿地公园,空气清新,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小道旁长满五颜六色的鲜花,各种葱茏的树木点缀其中。无论是迎风摇曳的沙棘花、月季花,还是静静在水里生长的青草,平安心湿地公园惬意舒适的环境,让每位来到这里的市民流连忘返,好似在画中行走。从平安心湿地公园向外望去,远处的白云,仿佛不是游离在天边,而是漂浮在湖面,碧海蓝天,令人心旷神怡。

  记者了解到,以“古之驿站,今之憩湾”为主题的平安心湿地公园于2016年建成,占地面积14.12公顷,总投资8800万元。平安心湿地公园将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有机结合,营造了包容互助的文化场所、积极开放的公共空间,形成了具有历史记忆的现代新城区景观。截至目前,已完成公园广场、栈道、廊道、台榭、绿化等合同内建设任务,具备开放条件,正在准备竣工验收。 

   出门见绿不再是梦

  初夏,漫步在乐都区蚂蚁山湿地公园,正在吐出绿芽的柳树、榆树倒映于湖中,微风吹过湖面,水中的倒影也随之泛起片片涟漪,又渐归静谧。和孙女在公园散步的赵玉红老人笑着说:“搬到新家后,家门口竟然有这么漂亮的公园,谁能想到原来荒芜的蚂蚁山,能修得这么好看。

  乐都还有一处比蚂蚁山大许多倍的湿地公园,那就是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地处海东市乐都区境内的湟水河河谷地区,西起兰西高速与湟水河河道交汇处的河滩寨桥,东至109国道与湟水河河道交汇处鲁班亭大桥,南、北界线主要以湟水河河道为界,包括南北两侧的5条常流水支流。规划总面积609.90公顷,划分为湟水河滨水景观带、水塘湿地游赏片区、民俗文化体验片区、农田观光片区及休闲游赏片区。

  作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主阵地,乐都大地湾湿地公园具有典型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区域内水系发达、植被丰富,湟水河河道两岸引种的各种花木与人工种植的芦苇、菖蒲及荷花交相辉映。这些花草,不仅是诗情画意美景的“主角”,更是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的“治污能手”。丰富多样的湿地植物资源,使大地湾湿地公园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作为海东生态旅游的补充之一,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契合了乐都人文化、生态化的城市发展理念,并将湿地水景、湿地文化、湿地小气候等与城市功能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大地湾湿地公园的建设,也将更加有利于湟水河湿地的保护与恢复,维护区域生态稳定,促进城市整体风貌的提升。 

   6处湿地公园启动建设

  近年来,以生态、休闲、水景环境为特色的湿地公园,已逐步成为海东市民日常游憩、生态旅游休闲、婚纱摄影的良好场所。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但增加了城市绿地体系中湿地类型的内容,丰富了城市生态文化的内涵,而且湿地公园独特的生态景观和自然感受也将提升海东作为河湟文化高原生态旅游城市的环境品质,促进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的建设进程。海东市还将以湟水河沿岸湿地公园和慢行系统建设为契机,打造百里河湟文化旅游体验区。

  今年,海东将继续加大对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保护,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湿地保护宣传工作,建立和完善湿地资源档案,积极争取和申报国家湿地保护项目,重点申报民和县巴州河湿地公园,推动湿地保护工作。成立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和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加强湿地保护机构和人员建设,确保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顺利实施。边家滩山体森林公园建设于今年春季完成主体景观绿化等工作,着手准备二期建设前期工作。乐都朝阳山山体森林公园正在抓紧开工建设,编制报批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既要体现出海东河湟文化景观特色,又要塑造出海东新形象。

  目前,海东市城市生态圈得到改善,兴建湿地公园的速度和力度也明显加大。据了解,今年海东将启动建设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平安驿州湿地公园、祁家河古驿公园、南凉遗址公园、三河六岸湿地公园等6处湿地公园。

   绿色城市建设再升级

  近年来,海东市紧紧围绕绿色城镇化建设目标,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从强化空间管控、建设生态屏障、减少污染排放、控制物耗能耗、美化人居环境等七大重点领域入手,逐步建立生态、集约、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

  几年来,海东市围绕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和东部干旱山区两大生态板块,确定了以湟水谷地生态湿地廊道、祁连山森林连绵区和黄河生态带等区域为主体的一轴两翼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将“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作为海东建设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核心。在绿城区建设过程中,按照每间隔500米建成一个小公园或游园,出行300米见绿地的目标,加快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步伐。

  据了解,通过多年建设,目前海东市城市生态圈明显改善,平安心湿地公园、大地湾湿地公园和蚂蚁山湿地公园加快建设,城市重点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2016年,黄河出省断面二类水质达标率为100%,湟水河出省断面四类水质达标率为83.3%,与上年持平;空气优良率82%,呈现逐年优化态势。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07平方米。同时,循环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电解铝、水泥和铁合金的高耗能行业加快产能淘汰和技改重组,装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及冶炼产业、能源产业、高新技术等六个战略型新兴产业高速成长。2016年,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等造林项目和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2.3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12.78万亩,累计完成513个村环境连片整治,绿色逐渐成为海东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

生态观察:“绿水青山” 筑牢柴达木 生态屏障
  干旱缺水、瀚海戈壁上的柴达木盆地,人民政府
生态观察:“绿水青山” 筑牢柴达木 生态屏障
干旱缺水、瀚海戈壁上的柴达木盆地,建设厅
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开展环境治理提质行动,西宁市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