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四个扎扎实实”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 ——深化“走转改”百日大竞赛:文化雨露润泽百姓心田

06.02.2017  21:22

  优秀社火展演、传统年俗体验、民间春晚、戏曲下乡、优秀电影展映、新春诗会……新春之际,一连串的文化活动把全省各地“装扮”得春意浓浓,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老百姓的愿望有时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上好学,让就医不再成为难题,让文化生活更丰富。

  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对我省“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赋予了我省文化建设新的使命、新的要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文化既是重要内容,又是重要支撑;实现中国梦青海篇章,需要文化的引领凝聚,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2016年,我省文化投入比上一年增长20.2%,文化建设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充足的文化供给,多样的文化服务,丰富的文化活动……就像一场场润物春雨,滋养着全省广大群众的心田。

   文化惠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现在真是赶上好时候了,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我们可以坐在温暖的剧场里看演出,在现代化的图书馆里读书,或者去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练习唱歌、跳舞……”说起这些年群众文化生活的新变化,很多老百姓都赞不绝口。随着社会进步的节奏,在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理念下,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一项项务实举措陆续推出,一个个文化民生工程逐步展开,百姓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景象,正是我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模式的生动写照。

  全面完成省文化馆、图书馆(二期)建设任务;投入资金12431万元,完成151个村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任务;投资5000万元,建设全国藏文图书批销中心及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仓储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加强对藏区9个县级“两馆”和118个村级文化活动室续建项目的督查,保证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确定全省400个“文化进村入户”村,配备电视音响、服装乐器、文化器材等设备;西宁市被授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完成农(牧)家书屋、寺庙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卫星数字书屋建设工作;与文化部签订“十三五”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汉藏文化交流项目共建协议,有效提升六州藏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流动舞台车”“春雨工程”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偏远地区,哪里最需要文化,就到哪里去,处处闪现着文化工作者的身影。我省与广西等6个省市对接了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青海行活动,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煤炭文工团对接了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组织举办了青海首届丝路花儿艺术节、全省首届“民族团结杯”文艺汇演和巡演活动、“不忘初心·以文化人”系列文化活动;以“建设书香青海·共筑精神高地”为主题,在全省安排部署了以“十大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我省已初步建成包括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还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和模式,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进一步增强。

   特色发力文化产业铿锵前行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民间艺人王凤英本是金银滩草原上的一名藏家牧羊女,自幼爱好民间剪纸艺术。凭着这份手艺,她成为当地最先富起来的人,还代表中国青海的文化艺人,远赴国外讲课。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组织培训本地剪纸艺人,改变了一批姐妹们的生活。如今,在她的带动下,海晏县剪纸等文化艺术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涌现出了不少剪纸能手,不仅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宣传青海,展示青海独特的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成为我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我省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参与完成我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工作有序推进,全省12个项目获得219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扶持。

  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中,我省突出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把文化产业摆在了全省文化工作突出位置。编制发布了《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青海片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发挥规划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带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针对区域资源禀赋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加大分类指导力度,合理布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积极引导西宁打造多元文化品牌,海东市打造河湟文化品牌,黄南藏族自治州打造热贡文化品牌,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打造三江源文化品牌,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打造青海湖文化品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打造柴达木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了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的发展空间布局。

  特色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中不断发力。2016年,“十三五”规划的25个重点项目中,19个已经开工建设;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多个文化展会,产品销售额近400万元,订货金额超过千万元。201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54.7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27%,全省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达30万人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5亿元,同比增长87%。

   守住家底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

  1月10日晚,省文化馆群星剧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一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青海地方戏《河湟趣事》倾情上演。演出单位西宁市群艺馆以青海丰富的曲艺资源为素材,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了青海越弦等六个非遗项目的独特韵味。自从去年10月份正式亮相以来,走到哪演出都会“火”一把,深受青海籍群众的钟情。

  这是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挖掘和创新的一个缩影。青海高原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闪耀区域。截至目前,全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项,国家级非遗名录73项,省级非遗名录136项,州级非遗名录572项,县级非遗名录123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7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40名,州级代表性传承人480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208名。我省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国家级名录项目数量在西北地区居于前列,全省以国家级项目为龙头,省级项目为骨干,市(州)县级项目为基础的四级名录体系基本建立。

  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自文化部、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后,我省选定唐卡、盘绣、河湟刺绣、银铜器、石刻等传统工艺类项目分别在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等高校开设培训班,培训12期720人次,传承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全省各地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全省有45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已进入高校、职校及中小学的课外文体活动,非遗的传承渠道得到拓展;

  “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黄南“热贡唐卡博览会”、“果洛格萨尔文化旅游节”、“玉树传统赛马节”、海西“孟赫嘎拉文化节”、海南“藏族服饰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已成为展示当地特色非遗的重要载体,“全省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展演”、“全省河湟皮影戏展演”、“全省传统花儿曲令展演”等专项活动受到各界好评,全省34个3A级以上景区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表演和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部在我省批准设立了热贡和格萨尔(果洛)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保护区建设,改善了热贡文化的保护环境,提升了热贡文化的传承活力,扩大了热贡文化的知名度,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大学在果洛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果洛格萨尔童声合唱艺术团已成为传播格萨尔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丰富多样的非遗衍生品不断推向市场,热贡艺术、藏毯、黑陶、银铜器、土族盘绣等项目在农牧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公司+艺人+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涌现出了以黄南州热贡画院为代表的5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使一批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在保持传统手工技艺和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与市场、产业有效对接,焕发出新活力,传承人们也找到了通过祖祖辈辈传承的手工技艺增收致富的路径,实现了非遗的可持续传承。

  ……

  风物长宜放眼量。文化灌溉的幸福之花正在青海大地上盛开,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青海篇章的强大文化力量正在迸发喷涌。(李欣)

   蓄势腾飞正当时

  站在辞旧迎新的阳光里,翻开我省文化建设工作的长卷,亮点闪耀,催人奋进。文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精品创作日益丰硕,文化产业持续壮大,传统文化积极弘扬,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融合……这份亮丽的答卷饱含了全省各地各级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是他们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播撒文化种子,让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根植于青海高原,才有了今日这般群芳竞妍、春色满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全省各地各级文化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进一步明确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全面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为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为今后五年全省文化事业发展绘就了蓝图。

  腊月的风已经有些刺骨,但省文化馆、省图书馆、省美术馆内却温暖如春。作为我省“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程之一,三馆全面建成后,将跨越性地提升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品味文化、享受文化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选择。

  在城市,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区、广场、公园等场所总会响起欢快的音乐,市民们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在农村,农闲之余,农民群众坐在窗明几净的“农家书屋”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宽敞的文化站里娱乐健身……我省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各类文化服务持续新鲜供给。

  蓄势腾飞正当时,踏着“十三五”开局的时代节拍,青海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一定会继续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热烈拥抱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春天。(李欣)

   “吼”出土乡庄稼汉的精气神

  1月11日下午,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里传来阵阵锣鼓声和激越高亢的戏曲声,进去一看,原来正在唱秦腔。台上的演员们唱念做打、字正腔圆,一招一式中透露着专业和认真;台下的戏迷们沉浸在秦声秦韵中,也跟着台上演员哼唱起那些脍炙人口的曲调来。

  本以为文化馆请了个专业的秦腔班子,仔细一打问,原来是互助县农民秦腔业余剧团在演出,台上的演员们全是真正的庄稼人!去年12月份,剧团的演员们赴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参加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秦腔演员戏剧进修培训班,这场演出是培训学员们的汇报演出。

  在互助县,秦腔演唱由来已久。平日里,放羊时甩着鞭子唱,锄草时拿着铲子唱,犁地时扶着铁犁唱,做饭时手提擀面杖唱……每个村里,几乎家家有戏迷,辈辈有“唱家”。每逢节日就演大戏,谁家有个喜庆的事儿,剧团就到农家院里唱小曲儿……

  出于对秦腔的热爱和执著,农民秦腔业余剧团养团不养人,演员们农忙时干活,农闲时演出,一年能演120多场,而且是不计酬劳。秦腔艺术的发展已经在土乡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了累累硕果。

  多年来,互助县农民秦腔业余剧团一直坚持义务为村民演出,经常受邀走村过镇送戏,大大活跃了当地的农村文化生活。剧团先后演出过《铡美案》《金沙滩》《升官图》等20多本传统秦腔剧。还配合农村工作新编新演了不少秦腔剧,如《兰索姐回乡》《合作医疗》《四老汉浪会》等现代秦腔小戏。

  如今,互助县农民秦腔业余剧团在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不仅在县上各乡镇参加演出,还被邀请到全省其他地区的乡镇进行演出。可剧团的农民演员们却不满足于此,他们渴望能够走进专业课堂,学到更专业的演唱水平和表演技能。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去年12月,由文化部主办、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和陕西省文化厅承办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秦腔演员戏剧进修培训班在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举办。邀请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友仙、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李小峰、“马派”艺术传人安娜等“名角”为剧团的农民演员们授课。

  剧团的农民演员们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每天清晨很早就起来开始练唱,很早就到教室练功。大家都在各自琢磨剧本、唱词、神态、动作,每个人都希望学习的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都希望把看到的、学到的多带回去,把互助县的戏曲文化土壤耕耘得更加肥沃。

  “秦腔,永远是我们内心里的一团火,一团永远无法熄灭的火。吼一声秦腔震破天……”

  戏台上的生旦净丑生动鲜活地演绎着青海当代农民的新形象,他们唱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吼”出了土乡庄稼汉的精气神!(李欣)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