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园:建设一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走进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系列报道之四

09.04.2015  10:51
      这里,有全国特种数控重型机床的主要生产基地;

  这里,有世界冬虫夏草菌丝的生产基地;

  这里,有国内最先进和最完善的磨制面粉工艺流程;

  ……

  这里,还是目前青海省唯一一家国家级高新区;

  这里,更是青海省重要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和科技创新基地;

  3月31日,走进占地23.5平方公里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装备制造园、中藏药园、大学科技园……布局在四纵六横的路网内,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风生水起。

  刚刚进入试生产的青海新丁香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制粉车间,30台同时运转的磨粉机震耳轰鸣,除了中控室内的二、三名工作人员外,整个生产线几乎见不到一个人。

  看着成品仓内机械手臂整齐的码垛面袋,着实让我们感到好奇和兴奋。

  好奇之余我们不得不为之惊叹。连日来,在走进工业园区的采访中,每每看到干净的厂房、先进的机械设备,一台台如同巨人般的大手臂、大吊车熟练地穿梭于厂房的每一个角落。

  兴奋之余我们不得不为之震撼。在省会西宁的三川两河间,一大批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数一数二的特色产业、高新科技企业正在实现集聚发展。

  面对我们的好奇,公司生产总监史阳侃侃而谈:“新丁香制粉工艺流程采用国内最先进和完善的工艺流程,是瑞士布勒和国内先进设备组合成国内最先进和完善的专用粉生产线工艺,采用设备有布勒磨粉机、高方筛、清粉机、打麸机等,成品仓采用了机器人码垛,成品全部放置在托盘上,避免污染,采用叉车装卸,从原料进仓到成品的生产、入库、出库基本上实现了全自动化。

  “丁香花开,新丁香绽放。”陪同我们采访的开发区工作人员周鹏一语道破了从青海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丁香”牌面粉到如今“新丁香”的问世,“丁香”再次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站在12座水泥立式筒仓下,公司总经理刘学说,这条自动化生产线日处理小麦500吨,日出面粉375吨,每天100多吨的麸皮作为饲料全部供应给青海及甘肃临夏的养殖户。面粉产出率由原来不到50%提升到62%左右,年产能从原来的3万吨提高到13.5万吨。

  从原来的破产企业一跃成为应用先进的国际生产设备及工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在“新丁香”体现的淋漓尽致。

  “对一个企业来讲,转型升级意味着产品的升级换代;对一个产品来说,转型升级可能就意味着跨领域。所谓产业化就是企业能够更深层次的加工所对应的产品……”谈及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青海华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翟东如是说。

  青海一机、青海齿轮、青海重型……充分利用西宁装备资源,华鼎实现了青海装备制造业的整合,打造了青海华鼎装备制造业板块发展的平台。

  高品质、高效益、高效率、高收入;精、专、特、优……今天的华鼎以“保姆式的服务”,追求产品的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逐步向国内、国际多领域迈进,实现人均销售收入70万元,三年突破人均产值100万元的愿景目标。

  在3000多平方米的大厂房里,半龙门吊车来回“行走”,经过全自动数控机床的加工,一个个液力变速箱零部件摆了一地,经组装、电脑参数测试合格后,这些高精零部件方可出厂。

  同样是一间大厂房,记者看到刚刚搬迁“新居”的青海一机的技术员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他们将在这里实现青海一机的“梅开二度”。

  “对我们来讲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研发升级是主攻方向。下个月,我们生产的两台配有机器人的大型卧式加工中心将在北京国际机床博览会上一展芳容。”翟东说,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转型升级,发展高端产品。希望利用机器设备技术研究院这一平台,把园区里的装备制造业进一步进行技术上的整合,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产业上下游的对接以及企业间的融合发展。

  华鼎装备制造立足青海,努力做到市场的最大化,目前90%的市场在省外,产品销往俄罗斯等国家。今年前三个月订单量已赶上去年一年的订单水平。

  随后我们来到了集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生物制药企业——珠峰集团。从冬虫夏草原料、菌丝、保健品到菌液、饲料的生产,珠峰集团实现了废气、废液的零排放。我们看到,规划产能400吨的菌粉生产线后序建设还在紧张的进行中,计划今年完成产能200吨。去年集团实现销售额1.1亿元,纯利润达1100多万,上缴税收1200多万元。

  “园区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主动作为、敢于作为、善于作为。面对复杂挑战,我们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问及经济下行带来的影响,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进良说,园区坚持以关键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升级,以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高端化发展,以模式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做精做特高原特色精深加工、中藏药、装备制造等特色主导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之路。

  目前,454户入园企业累计完成固定投资285亿元。2014年高新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08.29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1.2倍。45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累计完成产值71.04亿元。完成了冬虫夏草菌粉下游产品的开发、传统藏药产品升级改造、地方特色浆果资源的梯度研发和全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集聚。

  高原特色生物精深加工、中藏药产业已形成集群规模效应,“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和中藏药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立卧式加工中心、铁路专用数控机床等机床部分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服务业”三大集群,催生了园区新一轮的聚集发展。在诸多“国字号”集聚产业的带动下,园区加速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支撑、绿色低碳、循环融合的产业体系,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科技领先、基础配套、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家一流高新技术开发区。

(摘自:青海省政府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