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行动助推美丽大通建设

14.05.2015  14:30
核心提示:      大通变整洁了!城乡的主次干道整洁清爽、大街小巷干净卫生,美观亮丽。  大通变规范了!城区沿街的店招标牌统一规范,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越来越少,施工工地秩序井然。  大通变美丽了!城乡的各个

  

  大通变整洁了!城乡的主次干道整洁清爽、大街小巷干净卫生,美观亮丽。

  大通变规范了!城区沿街的店招标牌统一规范,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越来越少,施工工地秩序井然。

  大通变美丽了!城乡的各个角落,处处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夜幕下,城市灯火辉煌,流光溢彩。

  环境综合整治带来的改变不仅是环境,还有城市的功能、人居的理念。大通县“百日行动”开展以来,环境综合整治所带来的成果有目共睹。怎么来确保整治行动不是一阵风,更不是昙花一现,大通县在实际行动中用一剂剂“猛药”做出了回答:百日行动是一场持久战。

  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

  ●“百日行动”家喻户晓。大通县加大宣传力度,使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深入人心。为使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利用车载喇叭等形式深入宣传《西宁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城管执法队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先行,组拳出击,综合整治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的同时,向全县人民群众从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不在店外延伸经营,不乱倒垃圾,随意造脏等方面发起倡议。截至目前,发放倡议书1000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爱护自己的家园,自觉维护城市优美环境,积极为城市管理献计献策、出力增光,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全社会营造了群防群治的氛围。

  ●环境卫生评比建长效机制。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检查评比机制,县政府组织县人大、政协领导,在各乡镇通过“一月一评比、一季度一通报、一季度一奖励”的评比表彰办法。各乡镇也积极通过建立奖励资金、实行环境卫生联评等方式,提高各村和社区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各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同时,结合大通县“万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日,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督促检查责任落实到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随机进行督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责任单位,责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先期进行整改;每周对全县重点区域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并适时在县内媒体进行曝光。

  整治掀热潮环境见成效

  大通县自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百日行动以来,自我加压,扩大整治面,以县城为中心,以公路沿线及农村环境为重点,从市容秩序整治行动、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建筑立面整修行动、“五小”行业环境整治行动等十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成效一:市容环境改变脏乱差

  整合部门力量,组成综合执法队,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思路,重点加强对人民路、解放路、广场等县城主要街道流动摊点的整治力度,取缔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各类流动摊点。截至目前,出动执法车60余辆次,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对店外延伸经营的商铺和流动商贩下发了综合整治通知书600余份;规范建设西路人行道、三号桥至四号桥人行道和园林南路人行道二手车交易占道经营车60余辆;规范铁合金厂小区附近蔬菜水果摊点20户;拆除店外乱搭乱建26户、取缔店外乱堆乱放50余处;在县城主要街道及广场等区域设置果皮箱200余套;清理解放路、八一路乱张贴20余处;整治规范滨河路市场摊点105个;取缔一号桥头长期占道经营的水果摊点经营户3户;清理城区内废品收购站点9家。

  ●成效二:环境整治发力乡村更整洁

  公路沿线及农村环境卫生显著改观。积极督导各乡镇组织开展国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大规模的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期间,共组织群众3000余人次,出动各类车辆450余车次,清理水渠280米,清运垃圾600立方米,河道垃圾200余方,拆除影响村容观瞻的土墙1690米,清除卫生死角130处,清理各类垃圾1500余吨,拆除乱搭乱建22处,清理整治洗车、补胎点9家,各类占道牌匾9块,公路沿线卫生基本得到改观。同时,清理旅游景区周边村庄道路乱堆乱放45处,拆除影响景区的残垣断壁36处。

  ●成效三:净化美化县城越变越迷人

  县城环境卫生明显改善。调整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责任,深入开展县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重点对一号桥、滨河路早夜市、滨河路公园的绿化带、树坑、垃圾死角的枯枝败叶、塑料袋、纸屑等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死角垃圾47吨。认真开展洒水降尘工作。整合资源,积极协调督促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铝青海分公司、青海煤业公司等8家驻县厂矿企业及县直单位洒水车辆,认真开展洒水降尘工作。明确划分责任区,确定责任人,分段定时,每天对县城主要街道、厂矿企业出入主干道进行4次以上的洒水降尘工作。截至目前,出动洒水车辆36车次,洒水路段169公里,降尘面积80余万平方米。扎实开展建筑立面整治。集中清理喷绘广告10000余处,粘贴广告1500余处,自贴小广告6000余处。投资92万元重点实施了解放路门头广告改造项目。拆除不规范门头牌匾60块,完成吸塑亮化广告65户,安装支架400平方米。

  ●成效四:北川大地绿树成荫花香扑鼻

  园林绿化工作深入开展。从良教石庄到斜沟小业坝征地造林新疆杨2300株,青杨1200多株,对后子河大片空地进行了补植补栽。在文化广场、拥军广场摆放花架3组,在老爷山广场栽植云杉、大丁香、小花灌木,在火车西站广场等摆放花箱180个,街道等摆放50个欧式花盆,排放好的花架、花箱及欧式花盆内栽植矮牵牛、三色堇、孔雀草共80000余株。开展牦牛山周边综合整治工作。栽植丁香、榆叶梅、连翘等46000余株。在福园路、多林路开展栽植丁香、暴马丁香、大墩榆叶梅等花卉植物。在宁张公路沿线林带补栽青杨5000余株,对解放路绿化带补栽丁香60000株,补栽旱柳364株。

  ●成效五:市政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跟进。开展公共照明设施夜查及检修保障工作,共更换各类灯具21套,更换园林北路短路供电线路35米,加强市政设施巡查维护工作,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率在98%以上。完成建国西路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197米。完成高速公路至二号桥路段、建设路、车站路排水管网清淤疏通工作,整修破损井盖7套,雨水篦子14套。建设公共停车位,着重在县城园林路、解放路段设置了350个泊车位,东部新城规划布置了12个停车场,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园林片区规划布置了5处停车场,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全面排查城区破损市政基础设施,确认需综合整治的排水管网39.7公里,绿化带护栏27.4公里,人行道面积10384平方米,沥青砼车行道面积5100平方米,路缘石1321沿米,河堤、桥梁花岗岩护栏70.5米。根据市政基础设施破损情况制定出分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完成破损塌陷人行道整治2480平方米,排水管网清淤疏通22公里,更换破损路缘石340米,检修更换各类路灯175套,校正歪斜路灯杆4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