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希望的田野——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服务“三农”纪实

27.04.2015  09:44

  青海新闻网讯 河湟大地,春风和煦,生机盎然。正值马铃薯下种的时节,湟中县多巴镇奔巴口村1500亩马铃薯地已经松土开沟施肥,水也已经浇好,就等着种子下地。“有合作社和供销社负责种植,我只管放心挣钱。”村民李秀口气中透着几分轻松。

  被李秀当成种田靠山的省供销社于1950年成立,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一直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之后,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市场竞争加剧,供销社一度经营困难,陷入“四不像”的尴尬境地。

  近年来,省供销社系统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工程和为“三农”服务体系建设,逐步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服务业态转变,从单纯购销服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让供销社成为农民靠得住的“娘家人”

  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种植的背景下,如何成为农民靠得住的“娘家人”,并借助广阔的田野手牵农民致富,同时搭建展现自身的舞台,是摆在省供销社面前的一大课题。

  王颜虎是湟中县多巴镇指挥庄村村民,除了种着自家的6亩地,还在供销社下属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拖拉机,每月能挣3500元。通过合作社,供销社统一调配农机,整合农机资源,成为农需对接的桥梁。

  在农村,市场经营主体不少,但大多数比较分散、规模小,服务功能较弱。在巨大市场面前,他们服务议价能力差、机械化程度比较低,还面临农业资源整合不足、农民个体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近年来,省供销社系统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的方式,把农业市场经营主体“串联”起来,通过领办、协办、合办等多种形式,发展农牧民示范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依托遍布全省的农畜产品经纪人,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实现供销社与农民的深度联合,增加农牧民收入。

  各级供销社根据本地资源特色,分别兴办了5—10个辐射面广、竞争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全系统共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250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860个。入社农牧户达38万户,专业合作社帮助农牧民实现收入2.8亿元。全系统有220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与50多个大中超市和21所大中专院校实现了产销对接。这些合作社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农服务、带农入市、助农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

  杨增林有两个身份,既是共和县恰卜恰镇下塔迈村的农民,又是西宁一家建筑公司的工人。他把12亩地流转给了省供销社下属企业,光土地流转费每年就能拿到6600元,自己到省城西宁打工,每天的工资在400元左右,一年光打工就挣近10万元。“生活着实起了大变化,我比很多城里人挣得还好!”杨增林说。

  在我省,像杨增林这样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把土地流转给供销社系统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社,走出家门,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化中的一分子。

  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的农业服务规模化,改变了以前土地的粗放经营。“一些粮食加工等企业需要建基地,供销社也在找这样的企业。我们牵好线、搭好桥。让撂荒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农业重新红火起来。”湟中县供销社主任张成库说,流转后的土地,可以成方连片,统一耕种、施肥、打药、收割,不少地方还安装喷灌设备,实行统一喷灌,既抗旱,又节水。

  一招走活满盘棋。供销社找到了为农服务的新方向,也找到了一条重塑自我的路子。

  5年前,互助土族自治县供销社下属的台子乡富农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000亩土地,从事鲜活农产品的种植、收购、加工、保鲜和仓储配送。得益于省财政和供销社的大力扶持,带动当地周边2000户农户种植特色蔬菜,实现年销售额2100万元。周召荣28年前从重庆来到青海,如今是湟中县供销社下属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2007年,在县供销社支持下,他联合李家山镇崖头村和周边2个村,发起成立了召荣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村两委负责土地流转及组织农民,合作社负责组织社员进行菌菇培养,所产菌菇由公司统一销售。目前,合作社常年吸纳200多名农民工就业,多年来辐射带动周边1400余户农民参与食用菌专业生产,累计为社员创造纯利润超过1400万元,每个村集体年收益均在60万元以上。

        农资服务触角延伸至全省各个角落

  农业现代化需要全方位的服务规模化,省供销社通过项目支撑,整合和优化了经营服务网络,拓展了经营服务渠道,提升了服务功能,增强了发展后劲。

  作为省供销社支柱企业的省农资集团不断探索创新经营服务模式,针对地处偏僻、设置网点成本过高的地区,实施农资经纪人模式,通过他们进行农资商品配送,保证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价廉质优的农资,这种“一站式”服务使农资集团的服务触角延伸至全省各个角落,在保障全省农资供应、稳定农资市场价格、为农民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资服务也由单纯的农资销售,变为与技术服务相结合。2012年开始,省供销社牵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根据土壤成分和种植作物的不同,针对性生产配方肥,使得作物产量提高了20%,质量也更优。

  地处湟源县、省供销社直属的青海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多年来除了致力于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相关技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还是全省惟一的农膜回收企业,在大通、湟中、乐都、民和等13个县收购废旧农用地膜达8000吨,用废旧地膜生产木塑大棚骨架、井盖、叉车托盘等产品,为农业生产和蔬菜产业提供服务。通过回收综合利用,防止废旧地膜直接掩埋对土地的白色污染以及焚烧地膜对空气的污染,大大改善了农村环境,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农业的现代化,不光是种地的现代化,还包括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省供销社以系统内农畜产品购销、加工、配送和批发企业为龙头,以农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农畜产品经纪人为媒介,省外销售公司为窗口,逐步建成上联市场、下联农牧民的农畜产品购销服务网络。还采取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利用北京、南京、杭州等地窗口宣传推介青海特色农畜产品。

  在省供销社主任王玉虎看来,供销社的主阵地在农村,农业需要什么,农村需要什么,农民需要什么,供销社就要做什么,只有找准定位,扮好角色,才能借助为农务农兴农的平台提升自己、壮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