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意见增进绿色惠民

07.03.2016  18:07

    为加快推进我省林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高原特色现代林业建设,切实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是我省首个关于林业产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
      《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林产业示范基地。力争沙棘、枸杞、白刺、树莓、大樱桃等浆果特色经济林,核桃、油用牡丹等特色木本油料,花叶海棠等藏茶及林业中藏药材、食用菌等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200万亩以上;林下特色养殖规模达到50万头(只)以上;森林旅游接待人数达到500万人次以上;林木种苗和高原花卉产业外销市场进一步拓展,林业资源各类效益充分发挥。林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林产业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为确保林业产业发展取得实效,根据《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我省林业部门将按照“东部沙棘、西部枸杞、南部藏茶、河湟杂果”发展战略,一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西宁市和海东市在提升改造现有沙棘原料基地的基础上,加大沙棘标准化基地建设力度;海西州和海南州做强做优枸杞产业;果洛州班玛县、久治县集中打造藏茶产业基地。湟水流域优化林木种苗和花卉产业结构,拓展林木种苗和花卉产业提质增效。全面推进林业生态旅游业发展,加快建设西宁百公里林业生态旅游圈。
      二是加强生产基地建设。特别要把枸杞沙棘作为“十三五”着力打造的“四个百亿元产业”之一,到2020年建成标准化枸杞基地55万亩、沙棘基地50万亩、核桃基地20万亩、树莓基地10万亩、樱桃基地10万亩、藏茶基地5万亩,林下中藏药材及食用菌发展到50万亩,“河湟谷地百里长廊经济林带”基本建成,初具规模。建立标准化育苗基地10万亩、花卉基地10处。加大高原特色经济型野生动物等特色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力度,新建林下特色养殖基地50个。建设多种形式、特色鲜明的森林旅游休闲基地30处,培育“林家乐”500家。       
      三是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林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林产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林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00家,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创建林产品知名品牌10个。
      四是强化科技推广应用。强化林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加大林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重点打造德令哈、格尔木、诺木洪枸杞产业标准示范园。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
      五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林业科研及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各级林业部门、科技特派员在林业科技推广等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省、县、企业、基地分级负责的林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六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林产业市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市场化方式,在西宁市建立浆果、藏茶、中藏药材、花卉、经济型野生动物等特色林产品交易市场和电商平台;在海东市建立林木种苗、花卉市场和电商平台;在海西州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诺木洪和海南州共和县建立枸杞交易市场和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