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十三次党代会:脱贫攻坚,在温暖中前行

18.05.2017  16:11

  一朵朵山花成了“聚宝盆”,一株株苗木成了“摇钱树”。

  8公顷薰衣草花海,以山为梯,映紫了蓝天;白色、粉色、红色、蓝色,40公顷的各色花悄然铺满了山坡;一座座观光小木屋、一条条木栈道在花海中勾勒出花海农庄的韵味……

  这幅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的边麻沟村美景,不仅在去年夏季成为西宁人心目中最美的小乡村,也让这个曾经外村姑娘不愿嫁入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乡村旅游的“淘金”路上,村民们将贫困的“帽子”远远地抛在了回忆中。

  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从边麻沟村进入连绵群山之间、茫茫草原之上;从河湟谷地,到青南高原,再到柴达木盆地;在全省的每一个贫困区县,处处可以感受到脱贫攻坚的温度。

   脱贫攻坚,扭住“精准”这条主线

  精准脱贫,怎样才能精准?“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还要看技能强不强,最后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湟中县上五庄镇大寺沟二村的“第一书记”雷毓东告诉记者,“在国家新一轮精准扶贫中,我们总结了‘五看’法,很实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以推进,积极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贫困户,开启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征程。

  完善精准识别新机制、建立精准管理新格局、制定脱贫退出新标准、拓展精准帮扶新渠道……积极探索创新,着力打牢脱贫攻坚工作基础。去年,我省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坚持在固根本、夯基础、谋长远上下功夫、出实招。

  今年我省继续扭住“精准”这条主线,扎实开展“回头看”,全面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摸准核实贫困对象信息,把应进未进和返贫的人口纳进来,把应退未退和非贫困人口退出去,实现有进有出、规范有序,切实提高识别质量和精准度。同时,继续加快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系统功能,实现行业部门信息互联共享、精准对接。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做牢基础,才能实现“精准”。只有对贫困地区的症结充分了解,才能切实“对症下药”,激发基层活力;只有“精准发力”,才能向着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大步迈进。

  “底数清”“问题清”,是为了“对策清”。我省按照项目精准、措施精准、帮扶精准的要求,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发力。不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补齐短板,公共服务保障上提升水平,而且全面启动了“八个一批”和精准扶贫十项重点工作。

  “俗话说,治病要找病根,扶贫也要找穷根。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要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不能一个方子吃药,必须因地因人制宜。”省扶贫局局长马丰胜说:“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分类施策。”

  刚察县在危房改造政策的基础上,每户再补助2.5万元,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计划贷款2亿元,扶持发展家庭牧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计划贷款8000万元,为贫困村产业发展加大资金支持。

  杂多县计划筹措整合资金1亿元,成立扶贫开发投资管理公司,将每年收益全部用于扶持贫困家庭;化隆回族自治县出台扶持和激励政策,启动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项目,全力做强拉面经济……

  从产业帮扶、教育脱贫到社会救助、民政兜底,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扶贫措施为贫困对象找准了“穷根子”,开对了“药方子”,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我省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走得愈加笃定。

   紧盯困难群众,织密保障网

  “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去年以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脱贫攻坚摆在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的地位,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加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等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人口需要这样的温暖。

  去年,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全方位构建了“1+8+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组合拳”,落实了精准到户、综合施策的政策要求,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我省在“八个一批”基础上,继续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十项重点工作。

  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也是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从新的春天继续进发,我省将在更高层次上抓扶贫,做到工作更实、质量更高、效果更优,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子,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四个转变”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抓住痛点精准施策,全面推进“八个一批”、“十项重点”工程。为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我省结合实际制定出了精准脱贫的具体路径——实施“八个一批”工程。各地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对症下药,工程取得积极进展,成效初显。今年,我省在此基础上围绕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多种模式,实施十项重点工程,精准推进脱贫攻坚。

  大美青海,有数不尽的好景致。去年以来,青海旅游“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布局划定,“旅游带扶贫,扶贫促旅游”的发展路子更显清晰。

  “青海北大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正是“三线”中北线上的重要旅游节点。每年夏秋,慕“东方瑞士”之名而来的游人云集天境祁连,常常挤爆县城各大宾馆。

  “靠山吃山,这几年旅游发展起来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是越来越高了。”时间的指针指向五月中下旬,眼下马上就是旅游旺季了,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的村民开始忙活起来,满载着热情和喜悦准备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往往就是由于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单一,致富产业选择培育难。对许多山大沟深、气候恶劣的贫困地区来说,培育致富产业可行吗?青海扶贫工作者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今年我省将继续加大产业扶贫专项投入力度,按照扶持标准计划实施24万人到户产业扶持项目,13个县扶贫产业园和50个贫困村旅游扶贫项目,加上2016年已安排规模,到户产业实现全省40.2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覆盖,39个县(市、区)扶贫产业园全覆盖。

   扶德扶志,“造血”扶贫

  “天干饿不死手艺人”,这句俗语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生活经验所赐,也道出了一条基本的经济社会规律——勤者多得、能者多得,艺不压身。

  治贫必先治愚、扶贫要先扶智,扶贫不是慈善救济,关键是要如何帮助那些被贫穷压弯了腰的群众立起来,找到脱贫的门路,掌握致富的本领。

  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毛庄乡的奔康利民合作社里,十几名藏族妇女娴熟地用羊毛编织着毡帽,她们编织的这些毡帽是前几天西藏的一位客户下的订单,要在月底前编织完成。这个班里共有30多名学员,都是女性,大多数人和索吉一样,曾是草原上的牧民,现在走进培训班,学起了手艺。

  为帮助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就业增收,县里举办的农牧民科技培训班,不收学费,除了手工编织还有藏绣、歌舞、银饰、汽修等多种选择。这条“路子”让身居草原深处的牧民群众掌握了一门新技术,打破了过去只会放牧的单一劳动局面,也为脱贫的可持续性提供了“造血”功能。

  去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完成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1.38万人次、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1551人次,转移就业4.2万人。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165个,实现劳务收入1.78亿元,人均增收4238元。安排创业项目担保金4000万元,开展“青春创业行动”,扶持贫困地区6700名青年创业就业。投入4054万元,实施职业教育和贫困大学资助项目,受益人数分别达到4430人、5452人。

  投入财政资金17.6亿元,全面落实了六州藏区全部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子女15年免费教育。在贫困家庭大学生享受省级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西宁市、海南州每人再资助2000元,黄南州再资助8000元。乐都区投入2800万元全面实施15年免费义务教育,有效解决了因学致贫难题。

  各地积极打造拉面经济、金秋采棉、枸杞采摘等传统劳务品牌,扩大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化隆县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工程,使1020名贫困劳动力年人均收入达到4万元。大通县的顾军林,通过“青春创业”平台创建公司,发展树莓种植和深加工,累计解决务工岗位3万人次,带动526户贫困户增收。

  今年我省还将实施创业扶贫。继续实施“青春创业扶贫行动”,在连续两年共投入担保本金4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注入一定量的担保资金,按照滚动放贷模式,扶持贫困大学生创业就业。重视发挥返乡创业人才的作用,大力支持大中专毕业生、企业主、退役军人、农民工等返乡创业就业。(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