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西区:精准治污呵护蓝天碧水

24.01.2017  20:05

人人都向往干净美丽的生活环境,人人都期待有碧水蓝天为伴。西区一直把污染治理当作一项重点民生工程,综合施策,持续发力,铁腕整治。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区坚决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主动融入幸福西宁建设大局,以生态文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区为抓手,突出品质提升,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综合防治,强化监管督查,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和“创模”工作取得新成绩、迈出新步伐。2016年全区空气质量排名稳居四区前列。

六大工程

呵护百姓呼吸健康

2016年,城西区强力推进施工扬尘管控、道路扬尘控制、道路交通扬尘、餐饮油烟治理等六大蓝天工程,采取过硬措施大力整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呵护百姓呼吸健康。

【严格管控施工扬尘】

西区对施工工地开(复)工审批、落实扬尘防控措施、渣土拉运规范管理、商砼企业生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管控要求。强化施工扬尘防控监管,组织环保、建设、城管对辖区39家建筑工地定期、不定期进行巡查,实时监控施工单位扬尘治理工作,全面落实5个100%,全年共下达《整改通知书》125份、《建设工程停工通知书》11份。实行拆迁备案市区联审制度,拆迁工程必须经过市、区联合审批后方可进行拆迁作业,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职责。

【有效控制道路扬尘】

根据确定的市区重点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降尘标准,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洒水降尘作业,尤其加强海湖大道、海晏路等重点区域道路保洁、洒水工作,道路扬尘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对城区渣土车加强流动监管,全年共计检查渣土拉运车辆6230辆,处罚1960辆次,罚款18.5万元。

【加强餐饮油烟治理】

按照“发现一处,取缔一处”的原则,加大全区禁煤区范围内堆煤场所和焚烧垃圾等污染源的排查整治力度。结合西区“煤改气”工作实际,紧盯燃煤散户管控和改造,积极开展天然气入户工程和餐饮业煤油烟治理工作,全年共完成314户困难群体“天然气入户”工程。

【加大中小型生产加工企业治理力度】

在去年年初39家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基础上,通过“走、改、停”等措施,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严格管控,全面排查中小型企业环境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了环保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安全保障,及时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现已锐减为14家。

【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督查】

建立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日常督查督办机制,全程跟踪紧盯各项治理工作落实。每周根据督查情况,定期召开大气治理工作例会,现场对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治理工作提出要求,并督促各相关部门切实落实本职责任,形成督查问题挂号销号工作制度,点对点进行督促落实,确保每一问题得到彻底整治,截至目前,已经下发督办13期,回复13期,办结率100%。

【监管迈向“网格化”实现全覆盖】

城西区建立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根据辖区人员变动较为频繁的实际,加强对三四级网格工作的指导和对四级网格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网格化基础档案归档建档工作,使各网格功能得到强化,提升了网格员对辖区内环境污染问题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努力实现无缝监管。

致力不留下一块裸露土地

西区建立裸露地处置应急机制。为提高裸露地快速处置能力,提前做好抑尘网应急物资招标工作,在去年年初完成了抑尘网两年期的招标储备,做到随用随提,为裸露地快速处置提供了物资保障。

加强城区裸露土地治理。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绿、经济适用”的原则,对辖区内裸露地覆盖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检查,对密目网覆盖破损、缺漏地块进行二次覆盖,对尚未覆盖的地块,制定整治方案,采取宜树植树、宜草种草以及硬化覆盖等办法,对城区裸露土地进行集中治理,着力解决因土致尘、污染大气环境问题。完成覆盖面积约8万余平方米,共计投入11万元;投入28.8万元对辖区109国道沿线进行绿化补植工程,绿植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美化、绿化效果,营造了良好的视觉景观等。

扎实开展国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2015年整治的基础上,2016年投入28万余元对国道北侧荒地进行绿化补植,有效提升了国道周边环境质量。投入147万元对109国道岔路口进行硬化工程,美化了109国道沿线人居环境,解决了污染路面的现象发生。积极筹措资金,为彭家寨镇西片区、东片区、汉庄村、刘家寨村、火东村等12个村配发垃圾转运车18辆,垃圾桶448个,解决了垃圾统一收集、统一拉运问题,逐步改善了辖区农村环境存在的“脏、乱、差”现状,为广大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投入136万元,为辖区农村配置臂式垃圾转运车10辆,配套垃圾箱20个。投入109万元对解放渠植物园段至晨光村段1300米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切实提升了旅游景区周边环境。

让河更清水更净景更美

城西区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及早制定并印发了《城西区水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城西区“河(渠)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城西区河(渠)道“河(渠)长制”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形成了全区动员、齐抓共管的局面。

以决不让一滴污水排入湟水河为工作目标,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全年共完成16处排污口的封堵整治工作任务。以拆违打非为突破口,扎实开展湟水河沿线和火烧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在火烧沟入口设卡值守,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严厉打击湟水河沿线和火烧沟周边违法建设、偷建、抢建、乱倒垃圾等违法行为。采取“白+黑”的工作模式,对湟水河进行了专项整治,出动环卫清扫人员200余人、河道清理人员60余人,共清理河道漂浮物10000平方米,建筑及生活垃圾5500立方米,确保了辖区内水环境质量。

“环保+N”

单打独斗变合力“斩污

扎实开展“环保+N”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城西区环保局建立了“环保+N”综合执法机制,变单打独斗为合力“斩污”。为有效解决执法力度弱的问题,城西区环保局经过多方调研,创新实施了环境综合执法,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环境综合执法小组,牵头组织制定了《环境污染防治“环保+N”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方案》及相关制度,对辖区环境监督实施网格化管理,变环保部门的单打独斗为多部门的合力“斩污”。截至目前,成功处理了8起环境污染纠纷,并先后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渣土车规范综合整治。

创模”为市民创出

洁净家园

扎实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城西区紧紧围绕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四大类23项指标开展了创建工作,截至目前,19项指标已达标,4项指标逐步提高,创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积极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作。坚持把创模作为提升城区品质的总抓手,紧密结合创城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等工作,加大13条主要大街和92条小街小巷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强化定人、定时、定员、定任务和分段保洁责任制,确保清扫质量达标。继续推行垃圾袋装化管理,城区生活垃圾密闭化收集率达到100%。组织开展区域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海湖新区环境整治为契机,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城区运行管理更趋精细化,市民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不断提高。


全力做好污染管控工作。依法处置危险废物。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完成胜利路、新宁路等6条主要大街景观提升工程及主要大街盆花造景,粉饰立面墙体18万平方米,城市楼体亮化、市政基础设施维护项目全面完成。气象巷、福口街退市还路顺利实施,城区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新建改建“星级公厕”25座,建成垃圾分类处理设施11处、垂直压缩式垃圾中转站5处,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5%。完成53处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提升改造,绿化面积13.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3.2%,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同时,努力营造创模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