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工业经济闪耀新亮点转向新常态

18.01.2016  11:08

   电子级多晶硅等产品实现零的突破,部分重点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批知名企业入驻青海,互联网+工业等示范工程成效显著,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6%、一般性工业投资867.4亿元,全省单位GDP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双下降”、进入“双绿灯”……回望我省工业走过的“十二五”岁月,这是拼搏奋进的五年,也是我省工业经济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更是收获硕果的五年。

  五年一个刻度,五年一个跨越。转瞬间“十二五”画上句号。

  回首过去,我们欢欣鼓舞;面对未来,我们信心满怀。

   回眸:工业经济闪耀新亮点

  五年来,省经信委立足资源优势,实施绿色低碳集聚循环发展,把转型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面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我省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质量和效益出现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变化。

  【亮点一:特色产业集群】

  五年来,省经信委持续实施产业补链项目,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相互融合、园区错位发展的大循环,园区企业产业上下游对接、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中循环,企业内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小循环体系基本形成。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铝及铝深加工、铜及铜深加工以及光伏、藏毯绒纺和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及深加工等12条产业链更加完善。

  【亮点二:技术创新】

  五年来,突破了双阴极钢棒及高导电阴极节能、多晶硅冷氢化等一批关键技术,获得专利100余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96项,部分技术应用和单体技术装备跻身国内甚至国际先进行列。

  累计淘汰钢铁、水泥、铁合金、碳化硅等11个行业落后产能208万吨、1845万米、10万标张、110万重量箱,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淘汰目标任务。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发展的新引擎。

  【亮点三:国企竞争能力增强】

  五年来,省属出资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5%以上,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国资委系统出资企业资产总额5220.94亿元,是2010年的3.2倍,资产规模超百亿元出资企业达到11户。

  18户省属出资企业资产、收入、利润等比重继续提升,分别占全省国资委系统出资企业的75.85%、97.45%和86.99%,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西部矿业、西钢集团、物产集团、青海银行分别入围全国企业500强和全国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企业500强。

  【亮点四:履职能力】

  五年来,省经信委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大力推动政策创新,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履职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全省工业经济和国有企业战略谋划、统筹协调、创新管理、逆势而为的能力持续增强,干部队伍得到磨炼成长、企业家精神得以充分发挥。

  展望:砥砺前行再创新辉煌

  形势复杂多变,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经信委、国资委广大干部奋力拼搏的结果,是企业自主创新主动适应新常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省“十二五”收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十三五”开局之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十三五”的新征程已经开启。站在新起点上,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步伐坚定。

  “十三五”开局之年,省经信委和省国资委将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线,以保增稳产、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关键,创新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一系列举措,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稳增长】

  建立“企业运行和负担监测数据中心”,加强PPI、企业效益和产品供需等指标监测分析,增强运行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

  积极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支持省内直购电和硅铁等行业“一口价”。

  全力保障春运期间重点地区、企业物资运输,全面实行服务市场化“一揽子价格”等,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进一步清理政府定价涉企收费,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

  【关键词:优结构】

  建立“僵尸企业”退出机制。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技术企业和新业态。培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青海制造”品牌产品。

  加快高端产品扩能增效、关键工艺设备升级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四个千亿产业的基础。

  【关键词:释放需求潜力】

  启动实施“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和“百项创新攻坚工程”。

  继续完善重大项目领导负责制,清单管理续建、拟建和拟投产项目。

  扩大省内产品在我省重大项目、政府采购、企业间配套中的比重,解决我省投资效率高、但综合拉动效应不够的问题。

  【关键词:转型升级】

  加快实施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和科技“小巨人”计划,着力构建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动力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光热、精密机床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年内力争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至3家,重点开展铝镁合金深加工、相变储热材料研发、高原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

  在南川工业园区建设“中国锂电产业展馆”。

  【关键词:国企改革】

  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选聘、企业高管薪酬、国有资产证券化等改革;

  选择1家集团公司、2家企业子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

  完善省属企业规划投资、产权管理、业绩考核、选人用人、收入分配等制度,全面推开出资企业预算管理。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重大信息公开制度,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本企业生产运营、保值增值和业绩考核总体情况。

  【关键词:绿色低碳】

  进一步做好电解铝、铁合金、水泥行业对标活动,提高先进钢铁材料生产规模,扩大特种水泥、高标号水泥产品产量,引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

  探索建立碳交易市场化运作模式,强化节能执法监察,督促指导重点用能企业继续不断提高用能管理水平,提升工艺技术装备和能源利用效率。 扶持一批节能降碳示范企业,力争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

  【关键词:市场主体】

  启动实施“百户领军企业打造工程”。

  滚动实施“千户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建成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鼓励中小企业集中区(创业园)、众创空间等载体建设,新建1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关键词:两化深度融合】

  引导优势骨干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生产智能化”工程改造。

  培育一批“数字企业”。

  重点打造集“大数据平台、指数、交易、智库、创业创新基地”为一体的“一带一路”大数据交易中心和国家级数据灾备中心。

  加快“宽带青海”建设,支持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智慧城市建设,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关键词:开放新局面】

  争取纳入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园区,打造“一带一路”产业支点。

  研究招商引资补助制度和奖励机制。

  打造招商-落地-建设-见效全程跟踪服务模式。

  【关键词:强化国企党建】

  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建立和落实企业党委书记述职、党建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奖惩机制。

  增加企业党建在业绩考核中的权重,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任免、奖惩、薪酬等挂钩。

  落实“一案双查”,切实做到抓早抓小,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