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生态智慧社会三方面水文事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18.06.2018  12:44

  致力于打造满足建设生态强省需要的生态水文,适应现代水利发展需求的智慧水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社会水文,我省三项水文发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据了解,仅2017年,青海在水文投入方面,落实水文基本建设投入1400万元,水利发展资金350万元,促进了水文业务、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尤其在水环境监测方面,按时完成全省水功能区、饮用水水源地、省界水体、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到100%,一般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到62.3%;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连续第五次通过国家资质认定复查评审。在水生态监测方面,新建三江源及重点地区水生态监测站点28处,开展水体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调查监测3次,初步获取了三江源地区水生态信息。在科技研究方面,首次完成可可西里库赛湖容积测量与生态环境调查,组织开展哈拉湖流域、长江源地区水文科学考察,及时启动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适应新时代水文工作的创新实践与研判,也使青海“三个水文”的格局日渐清晰。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李其江介绍,“生态水文”就是要加快完善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可可西里等重点生态保护区水生态监测站网,建立健全水生态监测指标和评价体系。“智慧水文”就是要以水文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充分应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远程遥感等技术,加快实现水文信息采集自动化和传输网络化。“社会水文”就是要更加主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及时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水资源信息,保障防洪安全、饮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等。

  针对“三个水文”的总体目标,今后我省将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根据下垫面变化、人类活动、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的影响,在综合分析和评价论证基础上,坚持地表水地下水并重、水量水质结合的原则,对现有站网进行补充完善和优化调整,建立一套布局合理、分类齐全、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水文站网体系。同时加大新技术、新方法推广与应用,深化新技术条件下的水文监测技术研究与实践,不断增强监测质量和效益,最终实现符合省情水情、具有源区特色的水文监测现代化。(谈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