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湧副省长到省科技厅检查稳增长促改革 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

20.06.2014  15:40
  6月19日下午,匡湧副省长带领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扶贫局、省统计局和省政府督查室有关人员组成的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第八工作组到省科技厅检查指导科技工作。省科技厅厅长解源及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考察调研。
  工作组先后到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青海省国有科技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考察。同时听取省科技厅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汇报。去年下半年以来,省科技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总要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集成科技资源,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支撑工程,进一步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全面落实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并取得实效。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结合,支持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以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核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3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我省工业园区的平均增长速度,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亮点。落实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优惠政策,对19家企业的79个项目组织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鉴定,鉴定额度达3.4亿元,有效调动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成立了规模达5亿元的投资基金,助力于企业创新发展。二是完善和落实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新性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有利用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奖励制度,落实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健康发展。形成每年表彰奖励优秀科技成果及科技人才制度,通过科技项目支持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开展基础研究和科研人才的培养,采取专利奖励后补助方式奖励优秀发明专利和单位,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提升专利质量和效益。今年有2人进入国家“万人计划”、3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深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不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健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启动“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构建新型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入实施“123”、“1020”、“十二五节能减排”等科技重大专项,解决制约我省重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五是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促进现代种业健康发展。六是增强创新能力,强化人才培养,壮大市场主体,培育市场需求,引导集约发展,加大财税支持,加强金融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政策的落实,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
  匡湧副省长对科技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很大地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科技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同时,一是要加强对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研究,认真谋划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路径,结合科技援青、省部会商机制,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依托青海资源禀赋,通过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我省创新驱动发展。二是要培育和发展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包括建立基金,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挥科技孵化器作用,使企业在市场发展中不断成长。三是要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技要更接近市场,贴近民生。四是要实施好现有的重大科技工程、专项和项目,以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促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