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行进青海看发展】 “绿色有机”引领青海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10.10.2019  08:21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为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健康有序发展,引导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快速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今年起我省将利用5年时间积极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未来,绿色、有机、智能将成为青海高原农畜产品新名片。

  标准化提升高品质发展

  8月末的兴海县温泉乡赛什塘草原,已有薄薄的秋意,小雨浸润中的草原,空气中泛着草叶的清香。

  在赛什塘村夏格尔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向参加海南藏族自治州农牧业重点工作现场交流观摩活动的代表们展示着牦牛全自动保定称重分群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自动读取耳标,自动称重,从显示屏可以读取耳标体重等信息,并同步上传到兴海县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自动称量出的动态体重,和该牛被保定后的静态体重比,误差率控制在千分之一。”

  记者看到,佩戴耳标、注射疫苗,然后按体重将牛分到不同的圈棚,操作只需要5分钟。高效、标准、精细化的养殖管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力。

  在合作社会议室,智慧畜牧业远程教育系统令人眼界大开,用户与远在百里之外的专家可以面对面交流,并学习里面的各类课程。通过这套系统,做到了数据共享、技术共享、资源共享,实现了对合作社的远程管理。

  成立于2015年7月的夏格尔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标准化牦牛养殖为主。通过示范点建设,合作社逐步健全了牦牛良种繁育体系,良种化率从78%提高到95%。合作社推进以草定畜、草畜动态平衡,加快畜群周转,降低了天然草地利用强度,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了草地资源科学利用、畜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合作社分红历年递增,2017年户均分红2.8万元, 2018年户均分红3万元,今年预计户均分红4万元。

  夏格尔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绿色生产,折射出全省创建全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强劲发展势头。

  “兴海县各试点社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产供销相结合,逐步打破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发展,在河卡地区基本形成产业体系健全、主导产业突出、基础设施牢固、经营方式集约的高原有机农牧业生产科技示范区。”兴海县常务副县长达哇旦周表示。

  为引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我省加大扶持力度,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介绍,“近年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围绕我省优势产业,扶持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11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15个、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场55个、蔬菜标准园163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413个。强化标准实施,推进基地按标生产,强化全程监管,确保基地农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7%以上。”

  让老百姓真正吃到放心菜

  今年3月,我省率先提出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战略部署,并与农业农村部签署了共建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今年起,我省将利用五年时间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到2023年实现全省农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全覆盖,农药使用量减少60%以上。

  8月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关镇下寺咀村,绿意盎然的农田里辣椒、菜瓜、西红柿等作物长势喜人。

  “今年这地里的蔬菜,用的是有机肥,你看长势多好。肥好,地就好。有机肥种出的菜,菜价还能抬起来,我们的收入也高了。”村民李涛高兴地说。

  被确定为全省有机肥全替代化肥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点县的大通县,今年积极扶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这是大通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大通县荣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金贵告诉记者,“今年县上大力支持,政府给我们拉来了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替代化肥施入地里之后,土壤的板结缓解了,肥力也增加了,种出来的蔬菜品相也好。为了让老百姓能吃到放心菜,我们就要做好绿色种植。”

  在试点工作中,大通县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绿肥养地倒茬技术等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技术模式,进行示范推广,确保有机肥全替代化肥生产方式落实到位,绿色防控技术落实到位,农产品品质提升到位。

  大通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广生认为,“通过这几种模式的实施,改良了蔬菜种植土壤,提高了蔬菜品质,实现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目的。通过有机肥的应用和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同时提高了蔬菜的品质,也为今后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打下了基础。”

  据了解,目前全省存栏的2000多万头(只)牛羊,2800余家规模养殖场,每年可提供约1500万吨的有机肥原料。

  5月29日,我省有机肥产业联盟在西宁成立,47家有机肥生产、销售企业加入联盟。联盟将专注于加快农业成果转化,缩短有机肥生产和流通过程,降低成本,让农户用上物美价廉的有机肥,收获安全健康的农产品。产业联盟的成立,将有力助推我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

  目前,全省完成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1/8,化肥农药减量达到24.4%。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清德介绍,为示范省创建,全省强化了农牧业绿色生产方式。“各地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牧业发展质量,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规模养殖场粪污排储改造等专项行动。全省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5%,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68%,屠宰企业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达到92%。”

  追溯平台使生产消费互信互认

  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试点建设工程,是部省共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和技术标准,为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6月,涉及全省481万头牦牛、1220万只藏羊、240万头能繁母牛、701万只能繁母羊的原产地可追溯工程正式启动,总投资7000余万元,旨在打造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生产消费互信互认的产销对接模式。2019年先行在6州10县,对210万头(只)商品牦牛藏羊开展原产地追溯。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通过发展“互联网+智慧农业”,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州、县两级追溯平台,全州90%以上“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已录入追溯信息平台。

  牦牛藏羊可追溯体系建设由试点地区天峻县和乌兰县按照统一追溯模式、统一追溯标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信息采集的要求,建成牦牛藏羊追溯管理平台,实现产销可对接、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生产消费互信互认。目前项目实施方案和试点企业已确定,目标责任已落实到位。

  黄南藏族自治州建成以8个系统板块功能为主的“互联网+”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建成农牧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基地6个,实现19家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的GIS定位上图,基本实现了生产方式由人工走向智能,经营模式由线下向线上转移,部分有机牛羊肉生产企业从养殖源头到零售终端的全产业链追踪。

  同时将泽库县、河南县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与实施智慧有机畜牧业大数据平台有效对接,选定4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个屠宰场先行建设采集系统和监测系统,为全州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力争年底建成省州县三级互通的产销对接牦牛藏羊追溯管理平台,实现高品质有机牦牛藏羊及其产品全程追溯,努力实现优质优价。

  目前,全省通过有机畜牧业认证县12个,建设有机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63个,创建生态牧场13个,为打造牦牛藏羊可追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