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激发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持久动力

24.07.2018  09:19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实施,许多贫困群众、贫困村已实现脱贫,但有些地方的有些贫困户却存在着奇怪的思想,他们“不想脱贫”“不敢脱贫”甚至“不会脱贫”。

  “不想脱贫”“不敢脱贫”是因为只要你仍是贫困户,就一定有人关注、有人捐赠、有人帮扶。一旦脱贫了,这些曾经的待遇自然也就没有了。“不会脱贫”的贫困户,有的是因为长期以来的“等靠要”所造成,有的则是因为缺乏脱贫的条件和技能。

  我们说,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可以依靠自身后天的努力和党和政府的帮扶,去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从而改变命运,最终消灭贫穷。但是,思想的贫穷却是深入骨髓,很难改变,也是最可怕的。这种“心病”往往会导致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干部要带着贫困户脱贫,贫困户却丧失“志气”,甘于贫穷,甚至把争当贫困户视为一种光荣。

  从过去的坐等帮扶,到敢于脱贫、主动脱贫、勇于脱贫,这之间横亘的沟壑,就需要我们去破解贫困户不想脱贫的思想,增强他们摆脱贫困的内在自觉,真正激发出他们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要坚持把贫困户作为脱贫的主体力量,把政府作为引导的力量,并且把这两个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打赢这场思想的脱贫攻坚战。

  要想办法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要积极为他们创造脱贫的条件,帮助他们掌握脱贫的技能。要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他们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出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要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产业扶贫。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扶贫,帮助贫困群众走出“扶贫等于救济慈善”的认识误区,让脱贫效果稳定长久。

  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帮扶工作还停留在送钱送物上。对此,我们一定要明确,扶贫包括物质帮扶和精神扶贫,不能重物质帮扶而轻精神扶贫,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要让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使扶贫成效得到持续发展和长久巩固。

精准帮扶贵在精准重在实效
“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村民摘去贫困的帽子,我有信心。建设厅
湟中力争年内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青海新闻网讯 7月30日,记者从湟中县了解到,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