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全域旅游要在西部风格中融入新思想锻铸新灵魂展现新特色
青海新闻网讯 1月18日,青海省旅发委主任徐浩在祁连县调研旅游工作并举行座谈会,祁连县50余家旅游文化产业、餐饮服务行业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祁连县委副书记、县长龙永胜从5A级景区创建及全域旅游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介绍了祁连县旅游业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祁连县旅游业以“五驾齐驱,多业并举”的模式,在“一路一带”战略布局中,贯彻“四个全面”,推动“四个转变”,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架构新定位,确定新方位,迈出了新步伐。历时一年的全国创建5A级旅游景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亦为推进祁连全域旅游,煅铸绿色生态旅游品牌树起了新坐标。
“十二五”期间,祁连县累计接待游客517.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93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5.02倍和8.56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宾馆118家、家庭宾馆91家,其中,星级宾馆15家,农牧家乐108家,(其中星级农牧家乐30家),床位数超过13600张。据统计,2017年,共接待游客200.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14亿元,同比增长19.4%、49.8%。同时,有效带动了家庭宾馆、农(牧)家乐、草原驿站、祁连美食、特色餐饮等旅游产业链条的拓展和延伸,开辟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成功体验,更让祁连百姓坚定了走向富裕,奔向小康的信念与决心。
为稳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活动,祁连县自我加压,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八个层面落实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启动《祁连旅游发展总规》修编及《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攻坚克难,明确以峨堡为旅游服务镇、阿柔、默勒为民俗体验乡、八宝镇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扎麻什、野牛沟、央隆三乡为极地体验乡的全域旅游布局思路。同时,以“旅游先导,多规融合”理念,整合县林业、水利、土地、城镇等各类专项规划,与各相关规划“嵌入式对接”,解决长期制约旅游发展的“政策、资金、土地”三大根本难题,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全方位支持,助推“大旅游、大产业”目标的完美“出壳”。
按照“全景式打造、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区域管理”的发展要求,立足冰川峡谷、赤壁丹霞、高原林海、田园花海、高山牧场等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创新旅游业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打造一步一景县域大景区,探索“天境祁连”草原全域旅游新模式。
座谈会上,徐浩对祁连县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积极主动相接项目,融合各方力量,倾注全力打造祁连胜景,借助朝阳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徐浩指出,祁连地处青甘交界地,是“一带一路”的陆上重要连接点,依托青海“北大门”的独特区位优势、丰厚的自然资源,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祁连地域广阔、自然景观优美、乡村民俗丰富,发展生态和乡村旅游具有优越条件、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旅游等相关部门要依托资源优势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扶贫富民功能,把祁连打造成为具有中国西部风格的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高地”,融入文化旅游新理念、新思想、新思维、新定位、新举措。制定“厕所革命”新规划,强力推进“厕所革命”,谋划好、建设好景区景点厕所建设工作,提升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接待点等的厕所建设标准,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做好改扩建、完善服务功能,为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要针对自身旅游业中大型旅游项目开发数量少、投入资金不足、旅游业与二、三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等实际问题,借助项目扶持弥补自身发展不足的短板,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家投资结构战略转移的重大机遇,抓紧研究,积极融入国家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大战略、大思路,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区域合作,牢筑“生态红线”,推动绿色发展,在推进祁连全域旅游工作中走出一条富有西部风格又有新思想新站位新特色的祁连旅游蓬勃发展的新路子。
座谈会上,省旅发委规划处、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和环境保护和林业、水利农牧、祁连山半野生鹿业基地有限公司、玉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天桥山景区等县直有关部门和旅游企业负责人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发言,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