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法院:创新审判方法  提高案件质量

27.09.2016  15:37

        今年以来,祁连县人民法院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及“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在坚持依法办案,努力改善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同时,又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民事案件的审判制度,妥善化解民事纠纷,从四个方面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2016年9月27日,该院受理各类民事案件353件,已结案件330件,其中判决71件,调撤256件,其他案件3件,未结142件,调撤率达77.81%,结案率达到69.92%。

        一是强化意识,加强领导,营造调解氛围。法官高度认识民事工作的重要性和民事案件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民庭的审判职能工作。法官在立足群众,抓好审判公开,公平、公正制度的同时,注重情法结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庭长亲自抓协调,牢固树立协调意识,明确指导思想,同时让当事人了解协调解决纠纷省时、省力、案结事了、亲民和谐的优点,坚持协调的自愿、合法性,有针对性地对当事人讲解法律法规,消除矛盾,降低民事案件上诉率,以公心、耐心和细心开展平等、平和的民事审判调解工作。

        二是分析案卷,仔细调查,增强庭审透明度。在更新理念、倡导协调的基础上,办案法官分析案卷,仔细调查,进一步加强民事诉讼庭审的举证、质证、认证过程,通过证据表述和证据分析,兼顾对当事人请求或主张的分析,结合案件的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对原告诉讼请求合法与否和支持与否作出法律评价,使庭审更能突出合法性审查的基本原则,充分说明理由,充分发挥庭审的透明度,让当事人对民事工作的是非曲直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三是加强沟通,健全机制,增进案件整合力度。在高度重视民事诉讼,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民事审判工作,充分维护当事人诉权的同时,还进一步与全院各庭室紧密联系,通过月报会、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反映民事审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共同协商、询问咨询等形式进行信息交流。与此同时,从增进当事人对民事审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入手,鼓励和要求民事当事人出庭参加诉讼,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民事审判能及时解决纠纷。

        四是创新方法,讲究策略,提高民事审判实效。在审理民事案件时,仔细调查,细心疏导,找出事因,消除误导,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关键环节,并针对当事人不同的个性心理及不同案情,在查清事实、明确责任的情况下,对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利益进行平衡,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协调,将协调贯穿于庭前、庭中和庭后的全过程,对一些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及时开展协调促使原告撤回诉讼,对一些案情复杂,争议较大的案件,及时上报领导,通过院务会议及时研究,切实提高了审判实效。

用好红色资源筑牢初心使命省民政厅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省民政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海北州原子城纪念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心参观学习,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丰富学习内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增信走心有新意......民政厅
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
  9月24日,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副省长、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匡湧主持召开......民政厅
阿更登副厅长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
  10月12日,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阿更登率队深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纳家村,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互助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县委副书记赵以鸿到村陪同调研......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