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保护三江源

05.01.2017  09:32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地处三江源核心区,有“黄河源头第一县”之称。

  有关专家认为,黄河三大灾难(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断流干旱)形成的每一个具体成因,都与黄河流域特别是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息息相关。因此,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否,不仅对本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流域的气候与旱涝,特别是对沿黄流域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保护上游地区,特别是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加强河源地区的生态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自2003年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生态移民实施以来,玛多县数百户牧民走出草原到城镇定居。全县生态移民585户、2300多人,身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地域,在保护生态的进程中,玛多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为了改善搬迁牧民生活,国家拿出大量的资金进行相关现金补贴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提升,其中生态移民安置点的建设,草原定居点的建设等,从根本上改善了牧民的住房条件。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后续产业,采用劳务输出、专业技能培训、发展石刻唐卡等特色产业的方式,帮助牧民群众拓展创收渠道。而后续产业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探索、发展、稳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相关补贴政策,成为过渡时期牧民生活的保障。

  在生态保护的重大决策和历史使命面前,如何围绕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改善共赢,如何调整好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尤其是在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发展中,如何因地制宜,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同时有效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良性的循环,玛多县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让三江源生态美丽,牧民生活和谐,是青海“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举措。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随着“天字号”工程——三江源国家公园在青海成立,青海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有了新的抓手和实践。“青海的最大价值在生态”,这是青海发展的基础,更是青海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