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实行立案登记制 立案登记只需四五分钟

19.05.2015  13:08

  5月1日起,人民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度,推进这项改革,有利于从制度上、源头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问题。

  5月14日上午8点半,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立案登记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诉讼服务中心的立案工作台上已整齐地摆放好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执行案件登记本及当事人提交材料登记本,法院登记材料收据和立案诉讼指南等有关材料。

  8时40分,代理律师申先生走进诉讼服务中心,成为当天第一个立案登记的人,他要登记立案的是两家公司的合同纠纷,从申先生递交材料到法院出具材料登记收据,再到立案,整个流程只花了短短四五分钟。第二个来登记的也是一名代理律师,是两家公司的房屋租赁纠纷,由于这名代理律师递交的材料不全,法院工作人员当场答复缺少哪些材料、证件,让律师尽快补全。10时左右,市民王先生来到诉讼服务中心,因为房屋合同纠纷来登记立案;市民肖先生因为别人到期不还钱,来法院申请执行。

  当天,截至16时30分,城中法院登记立案12件,接待来访当事人咨询、答疑14件,立案案件较以往一个工作日有了明显增加。“我们登记立案一起案件一般只需要四五分钟的时间,遇到材料不全的最多花七八分钟时间就好了。不像原来,需要审核当事人提交的材料,现在只要当事人提供的材料符合立案要求,便能登记立案,相较原来登记立案时间缩短,效率提高,也得到市民的好评。”立案庭副庭长冷季平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的意见精神及全国法院于5月1日起开始实行登记立案制度的要求,西宁市两级人民法院着重在简化登记立案程序上下功夫。就拿城中法院来看,法院制作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执行案件登记本及当事人提交材料登记本和法院登记材料收据,当事人提交材料并登记,由立案庭法院核对无误后出具登记材料收据,一个案件便完成了立案工作。(魏金玉  朱宽祥)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