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精准扶贫成果暖人心

01.04.2016  15:25

  青海新闻网讯 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10月10日,海西州纪委主任曹福寿离开工作岗位,来到香日德镇永盛村任“第一书记”。在入村的这三个多月以来,曹福寿同志作为这个贫困村的党组织第一书记,在各项工作中敢为人先,心中装着百姓,为民谋着致富路子,为永盛村发展尽到了第一书记的责任,起了积极的作用。

  近日,笔者驱车来到香日德永盛村的党员活动室时,看到活动室的广场上群众正拿着扫把和铁锹在清扫前日堆积下的积雪。当时,曹福寿和扶贫工作队成员与群众正同劳动、同交谈,这一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日德镇永盛村于1993年建村,属于贫困村。目前全村67户267人,主要有汉、土、藏三个民族。耕地面积1340亩,人均耕地4.5亩,基本属于淤河造田和沙滩填埋地。贫困户12户50人,其中因病致贫返贫2户,单亲家庭2户,一般贫困户8户。2014年的人均收入7800元,低于全镇平均水平,农民基本收入主要有种(养)植业和外出打工。

  上任伊始,曹福寿同志就组织村三委成员、部分老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情况,虚心听取意见。为掌握第一手翔实资料,他与扶贫工作队成员走进农户家中,同当地群众面对面交谈,讲解扶贫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在工作中,他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讲真话、道真情;把驻村当家园,视群众为亲人。“第一书记”曹福寿与扶贫工作队成员对12户贫困户开展了摸底建档。期间1户大病致贫已纳入低保范围,2名重大疾病患者已通过民政部门调查,给予9000元的大病救助资金,发放助听器1部,轮椅1部。慢慢的,群众渐渐接纳了这个第一书记,并喜欢上这个第一书记。永盛村书记晁元忠对曹福寿说:“你到我们村当第一书记,带领大家脱贫,以后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开口。”有了当地村委和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他很快进入了角色。

  当日在采访中,记者与“第一书记”曹福寿交谈时得知,他与扶贫工作队三个多月里,抓党组织建设,发挥了党组织的作用。期间,把各种规章制度重新梳理修订,使得三委班子议事、施策等有制度规范。目前,上墙各类制度匾牌26块,资金由州纪委和州旅游局出资解决,共计14000元。同时成立了发展产业领导小组、综治维稳领导小组和卫生整治领导小组。期间,充分利用大喇叭、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等设施加强村委班子及群众的教育,让群众了解更多的国家方针政策。“第一书记”曹福寿这样说:“在这三个多月里,针对村水利设施建设对田间道路的影响,他通过协调,得到总长2公里、投资5万余元的项目支持,该项目已接近尾声”。他还说,“来这里之前,永盛村连一个像样的公示栏都没有,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已建了公示栏。同时,针对老年人缺乏群众性文化活动,申请民政部门农村幸福院项目,落实资金3万元,目前正在物资采购阶段,估计2016年元旦幸福院将给群众带来更多的文化生活。并抓住茶格高速项目部撤离的有力时机,多次和中交二航局交涉第五项目部移交问题,目前就项目部64间彩钢房、部分文体设施和办公用品、地面附着物、供暖供电设备以3万元价格收回”。

  笔者在村里见到了刚刚被纳入农村低保的谢文寿,他行动起来并不是很利索,但见到记者还是很急切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他告诉笔者:“本来幸福的生活即将来临,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疑难杂症(肌无力)致使自家返贫,第一书记曹福寿得知情况后,不仅将我们家纳入了农村低保,还让我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获得生活补贴,并依靠政府部门的大病救助得到了部分的补偿,真的很感谢他,确确实实帮我们百姓解决了些实际问题。”

  精准扶贫工作前期准备阶段已经结束,曹福寿说:“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一是根据村民种植枸杞积极性高涨的实际,由今年的500亩增加到明年1300亩,积极筹备枸杞种植合作社。明年开春,邀请扶贫办、农牧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切实解决枸杞施肥、质量、规格、销售等问题,解决群众收入。二是引导群众土地流转,把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三是充分利用中交二航局第五高速公路项目部,就枸杞烘干项目加大协调力度,力争枸杞烘干项目早日落地。四是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劳动技能。”

  “第一书记”的到来,拓宽了永盛村的致富门路,让该贫困村在脱掉贫困帽子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越走越坚定。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