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阅读 青唐甲:千年前锻造工艺之最

15.12.2014  17:38
核心提示:  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青海高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唃厮啰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虽然它对今天青海河湟地区的统治只有短短的三十余年,但它的手工制造业却领先于全国。青唐甲便是那一时期青海手工业最具代表性

  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青海高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唃厮啰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虽然它对今天青海河湟地区的统治只有短短的三十余年,但它的手工制造业却领先于全国。青唐甲便是那一时期青海手工业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由于种种原因,有关青唐甲的记录只是史籍中的寥寥数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的制作工艺几乎一无所知。从上世纪80年代起,青海师范大学的张定邦先生开始了对青唐甲的考证研究工作。

  古羌人用铠甲保护自己

  张定邦先生退休前,在青海师范大学教育科研所工作,他始终以青藏高原藏族科技为研究方向。

  张定邦先生在查阅有关青海的古代典籍时发现,在各类史籍中,对于进攻性兵器介绍很多而且很全面,但有关防护性兵器研究资料非常少见,尤其是对于青海高原少数民族兵器的资料更是鲜见。他说,“这对于研究我国兵器科技是一个缺陷。 ”

  张定邦先生说,青海地区冷兵器的发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居住于青海高原的氏族和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等,不断发生争斗,于是原来的带刃的渔猎和原始农业工具逐渐转变为进攻武器,与此同时,就产生了类似于铠甲的防护性器械。

  青海自古是羌戎之地,世居于青海的羌人经历过与汉、匈奴、吐谷浑、西夏等的不断征战,在不断的民族融合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促进了青海兵器技术的研究、发展和提高,特别是高原地区先民在进攻性兵器与中原王朝装备相比,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对防护性铠甲特别关注和改进。“青海平安、湟中等地出土文物中,大量的甲士甲马反映了青海羌人重视铠甲的程度。”张定邦先生说。他认为,青海铠甲演化史就是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进行的。

  青唐甲被写进《梦溪笔谈

  经过多方查阅史料,张定邦终于在北宋丞相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读到了一段文字,这令他激动不已。

  在《梦溪笔谈》中,北宋丞相沈括用他精炼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青唐甲难得的记载,使得千年之后的我们,得以领略青唐甲的纸上风采。沈括不但肯定了青堂羌人善于锻造铁甲,还写道:铁甲颜色青黑,光洁透亮可以照见毛发,用麝皮为带子串扎起来,柔薄而且坚韧。

  根据书中记载,大凡锻甲的方法,开始时铁片很厚,不用火加热,用冷铁锻打,比原来的厚度减少三分之二就成了。在它的末端留下筷子头大小一块不锻,隐约如皮肤上长的疣子,用它来验证没有锻打时铁片的厚度,这种甲叫作“瘊子甲”。

  “这段文字虽然不到两百字,但详细记述了青唐甲的颜色、形状等,还介绍了它的制作工艺。众所周知,唃厮啰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而缺乏文字资料,所以这段文字弥足珍贵。”张定邦先生说。

  那么,这种经过冷锻工艺制作出的青唐甲防身效果如何呢?

  在《梦溪笔谈》中,沈括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证明了这种铠甲的强大防身作用。“宋朝名臣韩琦曾经用青唐铠甲做实验,检测它的保护性能。结果,在五十步之外,强弩射出的箭都不能穿透。有一支箭射穿了铠甲,仔细一看原来是箭射穿了铠甲穿带子的小孔,箭头被小孔刮削得铁都卷了起来。”

  中国冷锻工艺始于青海?

  我国秦汉以后,一般铠甲用许多金属片缀成,但都是用热锻法制成,而青唐羌锻甲的方法与众不同。甲片的毛坯“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原厚三分减二乃成”,系用冷锻工艺铁甲,不仅能使铁片表面光滑,无斑点,还会改善钢片内部的组织,增大其机械强度。这种利用冷变形提高金属的硬度和韧性,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方法,最早见于史籍,便是在北宋时期成书的《梦溪笔谈》中有关青唐甲的相关文字。

  张定邦先生认为,青唐甲冷锻制成的铠甲为当时其他铁甲所不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它巧用了一个冷字。

  “这个‘冷’字,说明了宋代时青唐人制造铠甲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钢铁的延展性能,熟能生巧地善锻冷甲,著称于世。制备几千片整齐划一的钢铁甲片,除了高超的冷锻技术外,还须掌握冶炼、切削、磨、钻及柔化处理等一系列综合技术,沈括极为精辟地总结青唐羌善锻冷甲的‘善’字,概括了当时青海高原的兵器加工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以留瘊子的方式来测量加工程度,是当时简而易行的好办法。因为制造工艺考究,除铠甲外,生产出来的武器十分精良。因此,他们也往往把枪、铁甲等作为向中央王朝进贡的礼品。”张定邦先生感叹道。

  利用冷变形提高金属的硬度和韧性,仍是目前硬化金属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早在一千年前的青海高原,青唐羌的冷锻甲技术已经成为了青唐甲的锻造工艺,代表着当时冶炼工艺的先进水平。

  千年前的锻造“专利”

  我省地方史学者朱世奎先生介绍,我国自汉唐始,中央王朝在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禁止给少数民族武器和铠甲,以防反叛。《汉书·王莽传》中说,“禁民不得挟弩铠,徙西海。”《新唐书》也有关于党项羌“然器械钝苦,畏唐兵精,则以善马购鹿,善羊购弓矢。鹿坊道军粮使李石表禁商人不得以旗帜甲胄五兵入部落,告者举罪人财之”的记载。因此,西部羌人重视铠甲,中央王朝禁止给羌人铠甲,两者形成了铠甲装备上的激烈斗争。

  据史料记载,唃厮啰统治河湟以后,在大力发展农牧业的同时,兵器生产也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部门,它直接与国家的安全、政权的巩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对铠甲装备的强大需求,使得唃厮啰十分精于武器制作,除打制弓箭、枪、矛、刀剑等,尤其善于制造甲胄。

  “当时由于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处于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青唐城,便成了北宋与高昌、西域以及西亚、欧洲的重要商道枢纽,青唐城逐渐成为河湟、洮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中心。可以说,经济的发展繁荣和东西方科技的交流,为唃厮啰重视铠甲的研究和研究制造的新工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朱世奎先生分析。

  记者在查阅《青唐录》时看到,宋庆历元年(1041年)五月,曾任观文殿学的田况在《上仁宗兵策十四事》中曾将中原武器与羌人武器加以对比,他不仅发出“今贼甲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不可入。自京赍去衣甲,皆软脆不足当矢石。以朝廷之事力中国之使巧,乃不如一小羌乎……”的慨叹,他还向宋仁宗提出“今请下逐处悉令工匠冷砧打造纯钢甲镞,发赴缘边先用”的建议,“这充分说明一千多年前的唃厮啰时期,青海工业水平发展水平,尤其是在甲胄方面是中原王朝的制造水平所不及的。可见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在中国西部高原的青唐羌创造的冷锻甲技术,对于中国兵器制造业曾产生过深远影响。”朱世奎先生说。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既没有更多史料记载和缺乏实物佐证,青唐甲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今人已经无法领略它的真面目。如今,我们只能通过青海藏医药博物馆中仿制的青唐甲,遥想着千年前,那些身着青唐甲的勇士征战于高原的宏阔天幕下的英勇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