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 勇当改革先锋打造改革高地

13.06.2015  12:12

   6月12日,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王晓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8位市领导按照“四个搞清楚”的要求,围绕分管领域改革任务作汇报发言。

  王晓指出,本次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特别是骆惠宁书记、郝鹏省长重要讲话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总的来看,底数摸得比较清楚,问题找得比较精准,措施定得比较具体,各区县、各部门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比较到位,行动比较迅速,工作比较扎实,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进展。

  王晓要求,下一步,一是要明确工作方位。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看到我们在思想认识、质量进度、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落实走在前列要求上存在的差距,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以“马上就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二是要奋力攻坚克难。要在落实市委改革要点要求、跟上国家和省上改革进展的基础上,攻克“最先一公里”,以问题倒逼改革,拿出敢于破题的勇气,敢于破局、善于破局,解决好“万事开头难”的问题;攻克各种“中梗阻”,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不禁不止,嘴上喊得响、实际行动少等问题;攻克“最后一公里”,完成改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步,突破改革的瓶颈制约,实现量变到质变,把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真正落地。三是要创新方式方法。要领会改革要义。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四个搞清楚”作为工作总要求和重要方法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以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气魄,勇当改革先锋,打造改革高地。要把握力度节奏,该快的一定要快,早改革、早见效;该干的一定要干,不一定等国家和省上部署;该稳的一定要稳,确保改革发展稳定。要加强协同推进。处理好机构与机制、体制与法治、政府与行业的关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切实避免设计本领域改革方案时的利益和视野局限。要完善评估机制。把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自我评估与社会评估结合起来,为推进改革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决策建议。四是要强化工作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的能力。适应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新变化,适应产业布局、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新变化,引导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心之一转到服务和推动改革上来。要依靠群众力量。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反映群众愿望,站在群众立场上把握和处理改革涉及的重大问题,赢得更多群众的拥护和参与。要落实工作责任。把抓改革措施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不仅要重视改革方案质量,更要考核验收改革成果,加强督查,强化问责,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查就推进到哪里。

  王晓强调,面对难度大、矛盾多的新形势、新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善于在标准提升的情况下推进改革,善于在不确定因素成为常态的情况下推进改革,善于在经常性、多元化监督的情况下推进改革,努力把骆惠宁书记“改革上走在前”的要求落到实处。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张晓容指出,“四个搞清楚”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用好、用活这个有力武器,确保全市改革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总体上看,与省委省政府对西宁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还存在思想重视不够、改革氛围不浓、西宁特色改革不突出等差距。下一步,我们要争当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实践者,坚定不移地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以改革促发展,全力做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统筹推进全市各项改革事业稳步向前。

  市委副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苏荣指出,改革要在兴利除弊,解决拦路虎、肠梗阻问题上下功夫,把改革的重心放在简政、精政、优政上,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树立底线思维。要在务实管用,解决多头管、都不管问题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治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多头审批、互相推托、效率低下等问题。要在关注民生,解决便民、利民、惠民难题上下功夫,体现出小动作、大效果,小投入、大改善,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适、更健康、更幸福。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市委市政府、市法检两院有关领导,市委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