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不稳粮农慌代表委员解忧忙

15.03.2016  12:12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今年,粮价调整更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要将饭碗牢牢地握在国人手中”“绝不能让粮农吃亏”等消息扑面而来。即便如此,在经历了去年喜获丰收的同时,迎来较为强烈的粮价下降的事实还是让粮农们心有余悸。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下降。自去年入秋以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目前,水稻收购价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较往年也有小幅下跌。为此,本报记者就如何保障粮农利益采访了两会的代表、委员。

      粮食是多?还是少?

      粮食丰收,粮价短时间在局部地区出现下滑,本是市场规律,不需要大惊小怪。但如果粮食丰产,所有主粮出现全国性的大幅下跌,就不能简单看作是市场行为。尤其是长期以来外出务工的收益远大于种粮,真正会种粮的农民已经“青黄不接”,不少地方老弱妇女成为“主力军”。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多次提高种粮补贴和对粮食收购出台保护政策,但种粮丰产不丰收,势必会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要想研究粮价调整的原因,先来看看这组数据:我国连续12年粮食增产,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只有8614亿斤,到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12429亿斤,也就是说在12年的时间里粮食增产了3815亿斤;再来看看进口,2015年我国大豆总产量只有230多亿斤,不到1200万吨,离国内需求差的很远,去年进口大豆1633亿斤,相当于国产大豆的7倍,而玉米去年的产量有4400多亿斤,在五大粮食品种中产量最大,但玉米以及玉米替代产品的进口达到了880亿斤。

      细细研究,我们不禁产生疑惑,在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的背后,为何还会出现进口量不断上涨的现象?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我们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现在粮食充裕,主要集中在玉米库存比较多。”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进口,一个是结构性需要,一个是价格性竞争,国外的粮食确实比国内的便宜。因为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所以在粮食价格上不具备竞争力,因为这个原因进口了很大一部分粮食。“但从中长期看,我们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在人口峰值到来之前,我们的粮食需求还是刚性增长的,必须始终保持粮食稳定生产。为此我们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推广新的农业技术。”他如是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粮食是一个总的概念,我国粮食分为五大类,小麦、稻谷、玉米、大豆以及薯类,这些品种产量又各自有多有少不一样。他指出,在这种既有多又有少的情况下,揭示出两个矛盾,一是,虽然粮食总量在不断上涨,但是粮食的品种结构在供给方和需求方还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二是,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一个软肋即粮食生产成本高、价格贵,与国际市场相比没有竞争力。

      粮价调整无需恐慌

      “面对进口粮价低于国内价格,很多粮食加工企业宁愿选择进口也不愿内购。进口与国内粮价的‘倒挂’足以说明国外种粮成本的低廉。多种因素导致的农民种粮收入逐年降低,势必迫使更多农民放弃种粮而另选他行。”作为种粮大户,全国人大代表于会怀更是忧心忡忡,“进口粮价低于国内,但这种低价却是建立在国内粮食充足基础上的市场行为,不可持续,一旦国内粮食大幅减产,价格主动权出现转移,进口粮价注定会大幅攀升甚至出现价格垄断。如果我们不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农民增产增收,农民转移超过限度,由此会带来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价格是涨还是降?原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对农业、农民来讲粮价上涨是一个利好的政策,但是需要放在更大的范围来考虑,比如说粮价调整,对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产品的成本等都会带来影响,因此需要把握好这个平衡。“我认为粮价应该往上调整,简单地讲就是工业成本以及房价不断涨,为什么农民兄弟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不能涨一点呢,难道我们城里人觉得钱袋子还不殷实是因为农产品价格高吗?我的回答是,不。但是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讲粮价制定一定要很慎重,需要深入分析。

      当然,理性应对粮食价格波动,要在兼顾农民合理收益的同时,让粮食价格的形成更加市场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改革和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按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为此,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推进粮食价格改革,最终形成“价补分离”的局面。陈锡文认为,我国拥有关税配额保护,国外比国内价格低的农产品进口数量有限,关税配额没有了,税收一上去,国外粮食价格势必会高于国内很多。“粮价的调整,农民无需恐慌。但我们要在积极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同时,对小麦、水稻的改革必须跟进,才能真正保护农民的利益。”他说。

      代表委员齐献策

      在全国两会期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是不绝于耳。韩长赋解释道,“总的来讲,要提高粮食产能,就必须加强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新技术。同时,我国的粮食70%以上是主产区生产,特别是商品粮比例很高,所以应加强主产区建设。另外,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率。”他提出,在此基础上,当前应将重点放在粮食结构性调整,针对玉米相对过剩的现象,要积极推进粮改饲、粮豆轮作,甚至有些地方要推广轮作休耕试点,把非优势产区的玉米面积适当调减下来;还需提高大豆产量,进行目标价格试点、开展大豆品种攻关、提高大豆生产效益,包括产业链建设。

      近年来,生产集约化、农民职业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粮大省正在积极推进的方向。于会怀坦言,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传统耕种模式极易受到粮价波动的影响,几乎是粮价下跌最大的受损者,完全没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成规模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却因为种植结构的多样、经营方向的多元或者高端有机食品的生产,能较好地消化市场风险,自我止损。“以现代公司制度组织规模化和合作化的经营,是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长远之道。”他说。

      与其类似,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委、广西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钱学明认为,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但是农业种植散户的积极性却无法调动起来,推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也未能明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解决农业低效问题。根源在于,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不足,规模农业运营要求产、供、销以及服务高度细化分工,很多补贴政策是在引导农业合作社搞小而全的农业企业。因此,他建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完善的综合农业服务组织体系,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到与土地流转同等重要的位置。

      粮食安全是关系13亿国人的口粮问题,如何让粮农不心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告诉记者,“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扩大规模实现机械化,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的必然选择。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好的产品,提高生产水平,降低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扩大规模,机械化不是现代农业的全部,但是没有机械化发展是一定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