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细作的老杆秤

03.05.2016  10:51

  青海新闻网讯 杆秤作为称量物体重量的工具,是我国古代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在诞生之初,杆秤的度量比较混乱,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规定一斤为十六两,杆秤上就有了十六颗星。新中国成立后,又改为十两一斤。千百年来,杆秤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

  西宁市民李生成先生多年前收到一杆秤,李生成先生说,这杆秤大约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工艺制作方法,别看这小小的杆秤,制作起来却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从选择木材、打磨杆秤,包裹铜皮、秤砣校秤、钻洞钉花等,相当精细繁琐。

  这杆秤藏身于一个木盒里,盒子外观不雕刻花纹,没上油漆,盒内有放杆秤的长形沟槽和放置秤盘和秤砣的圆形凹穴,尺寸配合,严丝合缝。抚摸这杆秤时,手感光滑,在纤细的秤杆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间隔有序的星眼,这一排排星眼,其做工之难、之细、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李生成说:“秤上的星星点点是刻度,古时16两为一斤,每斤有16个秤星,分别代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是公平公正的象征。”

  这杆秤岁月和使用痕迹明显,但木杆、砣、秤钩齐全,至今未变形、破裂。李先生拿出卷尺测量了一下,这杆秤长50厘米,最粗处有1厘米,秤盘直径为15厘米,为黄铜所制。李先生说:“这是一杆定制的杆秤,它使用的是不规则的石头秤砣,秤砣上刻有公平二字,它和后来使用的特定秤砣不一样,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细细打磨,秤砣的重量才能与秤杆上的刻度相匹配,而且精细度要求相当高。”

  长期以来,杆秤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度量工具,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秤、台秤的普及使木杆秤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古杆秤不仅仅是一种物品,它还是一个文化载体,代表了一种历史、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公平正义的理念。”李生成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