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绿色循环 打造百年基业

26.06.2016  20:30

海北也能产这么多内地蔬菜吗?”在本届青洽会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展台前,一件件绿白相间的精美包装中,绿色有机的果蔬产品,让习惯于海北产牛羊肉的省内外客商意外惊奇。

  “葡萄、草莓、蓝莓、还有辣椒、西红柿等果蔬绝对产自门源,并且是高原无污染的绿色有机产品。”正在解答的青海大禾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利用空闲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以前我开煤矿,随着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这条粗放式黑色产业走到了尽头。” 青海大禾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之所以将资金投向农牧业,一是看准了国家实施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二是当前青海省支持农牧业转型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三是地处高原独特气候和区域优势的青海,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牧业品牌的资源优势。

  2015年5月,青海大禾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落地门源回族自治县,在泉口镇、东川镇、西滩乡流转土地0.13万公顷,投资1.3亿元开始打造该县万亩(666.7公顷)果蔬基地。一年时间内,已建成230栋智能日光节能温棚、400栋小弓棚、2.6万平方米的钢架育苗温棚和2600平方米的科研大楼。

  “一年时间能建成这样一种规模,与青海省及州县积极营造重商、安商的良好环境是分不开的。” 青海大禾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温棚建设中,省农牧厅每棚给予了1.8万元的项目补贴,同时省扶贫局两年投入2000万元将基地设为产业扶贫基地。

  目前,基地建有农牧民培训中心一座,年培训农牧民近千人。借扶贫产业基地,通过培训现有120人实现长期务工,300多人实现季节性务工。同时,农牧民在收入土地流转金的基础上,基地每年拿出近10%的利润为961户贫困户分红,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户通过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基地规划,到2020年时全部投资达8.4亿元,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成管理区、展示区、育苗区、物流区、日光温室生产区、弓棚生产区及露地种植生产区。同时,将发展种植、养殖,电光互补产业和观光采摘、漂流、民族文化展示等旅游文化农畜产品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牧业综合示范基地。

  “到时,基地借门源县优质的旅游资源和高铁及明年通车的宁武、宁张高速公路,将门源打造成为西宁市民供应果蔬、体验民族文化和漂流游泳等娱乐设施完善的度假花园。并通过建立自己的冷链系统,利用网络电商将绿色有机产品打入国内一线城市。”目前,基地已引进荷兰的七彩菊花试种成功,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签订了农业订单,并推出了“极彩”品牌。

  “今年,我们首次登上青洽会展台,通过这个国际性合作的平台,进一步推介‘极彩’品牌,打响企业知名度。同时也参与商贸洽谈,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团队,在青藏高原这片洁净的区域共同打造绿色发展的百年基业。” 青海大禾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