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村”里气象新

22.03.2018  09:51

  青海新闻网讯 乌兰县茶卡镇巴里河滩村,上世纪80年代因为在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改良工作中成绩优异而获得“全国红旗村”称号;进入新世纪,又因为文明建设捧回了“全国文明村镇”的奖牌,在这个老牌的“红旗村”里,草原新牧民享受着新生活,展现着新气象新风尚,求新思变、传承“红旗”精神,续写着新时代物质精神双丰收的新篇章。

  巴里河滩村位于茶卡镇东部,距镇区10公里,全村有68户198人,2015年56户牧民从草场上搬了下来,住进了茶卡镇满都海小区。来到小区,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的老人们沐浴在冬日暖阳里,蒙古包建筑的幼儿园,满满的民族风情,楼前楼后停满了私家车,显示着牧民群众的富足。

   新产业带来新发展

  前几年,村里的牧民群众各自为战养殖牛羊,四季围着草场转,辛苦一年却因信息不畅、市场不灵,在销售价格上吃了亏。看到其他村镇相继建立种植养殖合作社抱团发展后,巴里河滩村也应势而为成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这样一来,市场信息迅速传送到养殖户身边,牧民群众准确了解市场现状与经济需求,调整养殖畜牧项目,通过交流指导,避免了经济损失。少走了弯路,养殖经营稳定了,牧民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保证。

  巴里河滩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被列为全州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试点合作社后,村民把草场和牲畜“茶卡羊”入股到吉仁生态畜牧业有限公司实行保底分红,按照“公司+产业园+合作社+基地+牧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依托公司的市场资源和技术优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延长“茶卡羊”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每年村民最低有4万余元收入,高的能达到9万余元。此外,公司还从入股社员中聘请有生产经验的牧民放牧和生产管理,每年发放管理费,优先吸纳合作社社员到公司务工,解决了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从草场解放出来的牧民围绕盐湖旅游做文章,全村有近70%的牧户“搭”上了旅游服务小火车,通过开办家庭宾馆、民族餐饮、销售民族产品融入旅游经济,每户年增收8万余元。到201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79元。

   新变化倡导新风尚

  腰包鼓了,村民更加追求文化“给养”,崇尚文明、争学科学成为新风尚。村民书屋、图书室成了大家学科学、学知识的“文化氧吧”,畜牧养殖、疫病防治、生态科学等书籍一家一家传着借阅,牧区政策、牧业发展内容的读物成为热门,借不过来。

  住进宽敞、舒适的楼房后,村里人就医、孩子上学更方便了,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习惯、道德观念。“我们村的人说话方面素质明显提高了,以前开会个人因为家长里短爱吵个架,现在都文明了,开会来不了,还会打电话请假”,村委会主任满德胡说,“孩子们全部上了学,每年都有考上大学的学生,20多人走出草原在单位里上班。”说起这些,满德胡很自豪。

  茶卡镇以巴里河滩村村民为主,组建了达布逊民间艺术团和茶卡“天空之镜”神韵中老年艺术团,表演蒙古族歌舞、展示民族服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2015年艺术团创建以来,4个特色节目分别在香港、北京以及全省文艺汇演中获奖;每年村里都会举办赛马会等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善行义举榜”“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共产党员”等创建文明评比活动的开展,在全村形成了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范围。如今,村里有“五星级文明户”2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9.4%,省州县各级优秀共产党员5名,影响带动全体村民讲文明、树文明、固文明。

   新牧民坚守老传统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牧民群众尊老敬老的传统没有丢。老村长田宝的父亲70多岁了,身体多病,他带着老人四处看病,如今三代同堂,家庭和睦。他的榜样作用影响了更多村民,说起村里的敬老爱老典型,满德胡扳起手指细细数来,哈斯尔德尼一直供养着80多岁的爷爷,孟克父母早逝,他接过赡养老人的重担,精心伺候着快90岁的奶奶,曹旺奉养着卧病在床三年多、快90岁的丈母娘,到西宁看病都是曹旺楼上楼下背着抱着做检查。“我们村里有18位老人,虽然镇上盖的养老院就在小区附近,但没有一位老人住进养老院,赡养老人的好传统大家都记着,都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

  “孩子们在外面打工,我们俩还放着400多只羊,每年剪羊毛、打针的时候,不用提前打招呼,村里人就会主动来帮忙,”60多岁的尼玛说,他们老两口重活帮不上忙,就为大家烧茶做饭,让大伙吃饱饭了好干活。去年夏天,村民才合力发生车祸腿受伤住进了医院,一天深夜山里发洪水把他家的网围栏冲毁了,正值牧区剪羊毛,他在医院里躺不住急着要出院,左邻右舍知道后,自发为他家修围栏、剪羊毛,才合力这才放了心。

  满德胡向记者讲了一件感人的事。“五星级文明户”建给是一位老党员,不仅供养着身患癌症的丈人丈母娘,还给自己的孩子捐了肾脏。2015年三儿子苏力德查出尿毒症,在省医院住了半年多,每周做两次透析,在寻找肾源半年多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老父亲配型成功,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了苏力德。2016年在北京309医院做手术时,高额的手术费又让一家人犯了难,这时镇里村里、社会爱心人士给予援助,捐款6万多元,最终手术得以顺利实施。经过休养,苏力德恢复了健康,如今他在联建企业云鹏宾馆当保安,每月有稳定收入,成功脱贫。

  2017年11月,巴里河滩村荣获“全国第五届文明村镇”荣誉称号,铭刻着文明和谐的奖牌为这个连续三年荣获“州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县级先进集体”的老牌文明村增添了荣光,牧民群众拓展“文明”内涵,新时代里昂首迈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