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的早市——初春早市见闻

11.03.2015  11:18

  青海新闻网讯 初春的清晨还有些寒冷,而勤快的人们,总是会得到更多的收获、更新鲜的感受和别样的乐趣——记者来到五一路“早市”,带您感受一番这里的“火热”景象。

  在城东区五一路桥东侧,有一条不算宽阔的河道景路,抬眼望不见头,两三米开外,潺潺的湟水河直流而下。虽然冬春时的早市少了夏日的悠闲和惬意,可刚走到路口,叫卖声、喇叭声、讨价还价声仍然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拉杆包”成“好帮手”

  逛一次早市,如果只准备一个环保袋那绝对不够用,有经验的早市“铁粉儿”都是一手拎着小型“拉杆包”,一手尽情地采购……当一个个花花绿绿的大包里溢满得连一棵葱都挤不进去的时候,才会心满意足地拎着一大早的收获,走向回家的方向。

  在一些老人看来,有这样一个早市是最好的,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超市里菜的品种有时候实在有限,价钱也比不了这早市。冬天的早市也热闹得很,和夏天没有多大区别。”市民郭小兰拎着自己塞满的拉杆包说:“自从退休后,我基本上每天都来逛早市,习惯在这里买些生活小用品和蔬菜水果,像这样的包我有两三个呢,装东西实用,还省劲儿。”年龄偏大的“大叔大婶”、“大爷大妈”自然是这里的“主力军”,他们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来早市买东西不光是图便宜,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锻炼了身体,好处很多啊。

  记者看到,前来这里购物的不单只有附近住户,很多家住得较远的市民除了乘公交车来的,还有开私家车专门逛早市的。家住南大街的蒋阿姨告诉记者,这里卖的青椒和黄瓜都比她家附近的菜铺便宜,也新鲜,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和老伴来这里大采购一次。据市场管理方介绍,随着市民对五一路早市的认可,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继海湖路批发市场后,西宁又一价格低廉的零售市场。价格便宜的原因是因为从农户或者批发市场到早市的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批发环节,让市民更方便地买到了质优价廉的果蔬、生活用品等。

   “冻货、活鲜”遭“秒杀”

  记者穿过十几个蔬菜摊位看到,销售“冻货”的摊位上摆满的各种冰冻海鲜和鸡肉、鸡翅、鸡腿,成了市民的“抢手货”,一整盒二三十斤装的鸡爪、鸡翅,不一会儿就被抢购一空。正在“挑来拣去”的刘大妈对记者说:“我经常在这家买冷冻的鸡肉、鱼肉,因为天气冷,速冻后吃也挺新鲜的,现在蔬菜的价格都不低,买点儿冻货换个口味。”

  一旁还有好几个卖活鲜的摊位,摆了3年摊的雷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很早去海鲜市场批发活鲜,来到“早市”后,用自制的简易水箱给活鱼活虾加温打氧。以前早市受时间的限制,几乎没有一家卖活鲜的摊位,嫌太麻烦,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顾客更想在这里买到活的海鲜。而且现在除了缴纳卫生费外,不用再办任何手续,垃圾有专人负责清扫,啥都不用操心。正如所说,记者看到,多名保洁员对市场的垃圾随见随清理,整个市场环境卫生状况良好。

  记者在西宁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12家规模大小不等的早市,实行各区属地管理。为给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一个文明、有序、卫生的早市购物环境,各区政府市场管理部门狠抓早市秩序,定岗定责加强对市场的巡查疏导、划行归市,配备了多名城管队员和市场管理员,同时配备了环卫设施,做好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为避免缺斤少两的情况出现,还在市场里设置了公平秤,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年轻人“淘宝”也热情

  如今,红火的早市也不乏一些“80、90”后的身影。正在挑选枸杞的一对年轻夫妻说:“假日里,超市、商场经常去,偶尔来逛逛早市也挺新鲜的,总比睡懒觉好。”没走几步,记者看到一位年轻的妈妈推着婴儿车,她说,以前没结婚时,她的母亲就经常来早市采购,从这一头逛到那一头,一天的吃喝都能买到,便宜又实用。结婚之后,到了周末也带着孩子来这里逛逛,挺热闹的。

  “晨起锻炼完身体,顺便溜一圈,跟着人潮走走停停,有时候也能淘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爱好体育锻炼的年轻人杨磊笑呵呵地说。利用早晨的空闲时间就能购满全家一天的“菜盘子”,自然给一天的工作带来了好心情。“我就在附近上班,趁上班前把要吃的菜都买上,下班后就不用急急忙忙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了。”20多岁的小张说。“我步行过来给公司买些菜,中午我们打算自己动手做着吃,菜农自己种的菜吃着也很放心。”推着满满一小推车菜的吕萍说。

  销售笋子的菜农赵辉告诉记者:“我们在乐都承包了几亩地,专门种笋子,这些都是刚刚从温棚里拉过来的。”这时只见一年轻小伙买了一大捆的笋子往车上装,“我是开饭馆的,每天都会来这买笋子,菜农们自己种的菜新鲜也不贵,我宁可多走点路上这儿来买。”

  据了解,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西宁市市场管理人员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在各辖区多次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宣传,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断提高市民对“江湖游医”、“三无产品”等的鉴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