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家村里脱贫欢乐多

30.12.2018  21:03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雒婷 摄影报道) 12月29日,记者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纳家村,冬日的纳家村虽然充满凉意,但平坦的道路、整齐的村庄和走亲串巷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却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荒凉,就连零星飘落的雪花都成了点缀村庄的闪亮的星。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更多的原因是到目前,除今年新增1户1人外,纳家村110户贫困户390人通过各类扶持政策,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脱贫标准。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纳家村也将正式实现脱贫。

  然而,脱贫路走的并非那么容易,纳家村位于互助县境西部,地处湟水谷地北侧山地、沟谷地,属于半浅半脑地区,自然环境跟不上经济发展加之全村贫困人口数量多,纳家村曾一度陷入贫困的漩涡。

  2015年,根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开始对纳家村进行精准帮扶,四年来,纳家村实现了通电通水,入村巷道、入户路均实现硬化全覆盖,不仅建成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还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纳家村榨油厂的建成,在2018年实现合计收益2.8万元。如今纳家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04%。

  如今的纳家村无论是基本社会保障还是学生教育、产业发展,都实现了明显的提升。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全村通过群众自建、代建累计实施危房改造12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今年8月,经互助县住建部门对全村农户房屋进行危房鉴定,全村552户住房均达到安全标准。

  2018年春天,利用危房改造的2.5万元补贴资金和自己打工存下的近10万元人民币,魏永寿开始筹备规划着自己的新家,当记者来到魏永寿家时,两百平米的小二层窗明几净、家具家电样样齐全,处处充满着“小康”气息。

  “以前村里条件差,就算有点存款也要花在刀刃上,不敢想盖新房这种事,就怕家里有急事拿不出钱来。现在好了,村里有学校、有卫生院,每家每户都能拿到社会保障,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当然要提高了!”魏永寿笑着说,“以前我们讲求吃饱肚子,现在我们也要开始讲究养生了。”

  不仅如此,省核工业地质局还通过“一联双帮”开展“党支部+”特色党建系列帮扶活动,通过全方位系统帮扶措施,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生活,提高了群众精神面貌,加强村级治理能力。今年即将完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将有助于全村4个社317户农户,提高机械化耕作效率,实现增产增收。同时,已经建立起的“绿色纳家”品牌和“一村一品”扶贫特色也将迅速推动纳家村产业兴旺的发展进程。

  说起脱贫带来的欢乐,曾经的贫困户薛心德也许是最有发言权的人,2000年,薛心德的儿子换上了巨大脑膜瘤,原本生活条件还算可以的一家人为了给儿子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存款,还欠下了巨大的外债。儿子病倒,薛心德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但仅守着家里那片只能靠天吃饭的田地和二十几只羊的微薄收入,还债的日子就过了十余年。

  2015年,薛心德一家被认定为贫困户。得到了村里“互助资金”的贷款和扶贫工作队的鼓励帮扶后,信心满满的薛心德,带着各类产业资金,迈开了走向富裕的步伐,养殖产业越做越大,家里的收入不断提高,薛心德也成了村里的“养羊大户”。“今年我顺利实现脱贫了,家里有300多只羊要出栏,明年争取再扩大产业,也带着乡亲们过上更好地日子。”薛心德说。

  和魏永寿、薛心德一样,纳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着不同的脱贫欢乐,而他们也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凭着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着更美好的生活。“2018年,对纳家村来说是特别的一年,我和村民们即将走出贫困,回想起村里发生的一切变化,都让我觉得自己在和时间赛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让乡亲们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我们一直在努力。”纳家村第一书记王瑞如是说。

精准施策促脱贫 持续发力惠民生
  青海新闻网讯  黄南州泽库县羊旗村和尖扎县坎布Qhnews.Com
我省产业扶贫实现“五个全覆盖” 到目前累计投入产业发展扶贫资金73.31亿元
  到今年底,全省产业扶贫实现了39个县级扶贫产业园、1622个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和光伏扶贫产业项目、4024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44.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