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哥哥的一封信》感动众多读者

07.06.2014  14:16

  青海新闻网讯 “对城市里没有吃过苦、受过累的孩子来说,李起贵的故事就是一部生动的教材。”6月5日,在读完本报刊登《一份特殊的资助一封温暖的长信》报道后,市民何先生拨打本报96369新闻热线,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像何先生这样为李起贵的故事动容的市民有很多。

  “读了《给哥哥的一封信》,我真的很感动。”70岁的马先生说,他读完李起贵的信后,立马将报纸给家人传阅,一家人都被李起贵的故事深深打动,老伴儿落泪了,平日里对什么都不屑一顾的孙子也安静了。

  “对于城市里没有吃过苦、受过累的孩子来说,李起贵的故事就是一部生动的教材。”何先生是一位15岁孩子的父亲,孩子放学刚回到家,他就将报纸递到跟前,与孩子一起又读了一遍。何先生说,城市里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像李起贵这样孩子的生活,当同龄孩子手拿苹果手机,脚踩耐克球鞋,跟父母赌气、发脾气时,农村的孩子早已用瘦弱的肩膀支撑起了一个家;当同龄的孩子嫌弃饭菜不可口,因为一件小事不如意就唉声叹气,因为一时的挫折就一蹶不振时,农村的孩子早已学会了坚强和独立。何先生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孩子的表情。

  沉默片刻后,何先生的孩子说出了一句令他非常意外的话:“爸爸,您放心吧,我知道您和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会学习李起贵哥哥的精神。虽然我不能立即向您证明我的决心,但您会慢慢看到我的改变。”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起贵还能踏实学习,并且成绩优异,很不容易。他的成长经历,应该让更多的城里孩子知道。”市民张女士说,电视里播放的那些励志影片总让人觉得有距离感,很多人只是一时被感动,很快就会因为距离而遗忘,但李起贵的故事不一样,这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距离我们只有几十分钟的车程,这样的故事除了感动自己外,更应该用来教育孩子。为此,张女士建议,应该让这部生动的教材走进城里的学校,让李起贵的故事触动更多的孩子,让城里的孩子学会知足,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市民留言摘录:

  陈先生:虽然城里的孩子在学习条件、学习环境方面优于农村的孩子,但农村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城里孩子所不具备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互补,帮助更多的孩子。

  李女士:我读李起贵写的信时眼眶湿了,这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的感受是城里孩子根本体会不到的,他的经历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魏女士:我非常期待两个孩子能见面,奶奶的爱是伟大的,我相信李起贵的爱一定能感动她的孙子。

  赵先生:我就是在农村长大的,我能体会农村孩子上学的不容易。西海都市报举办这样的公益活动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