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线故事:给老百姓留下带不走的“金山银山”

21.02.2017  16:36

“‘第一书记’的管理思路学会了吗?”“‘第一书记’跑项目的流程清楚了吗?”近几个月来,在西宁市湟源县各个贫困村“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中,掀起了向“第一书记”学习的热潮。

究其源头,是2016年12月湟源县推出实施的“161贫困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希望通过党性教育一以贯之、六个一批强健队伍使得党员素质上一个台阶,力求用3年时间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到2019年省市下派的‘第一书记’将陆续返回,到时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村内的党员将会肩负起推动村内经济社会发展‘领头羊’和服务群众‘主心骨’的责任,不能让‘第一书记’走后村内党组织重新软弱涣散、老百姓重新返贫。”湟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瑞麟说。

“161贫困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两个多月后,记者再次走进了一些贫困村。

“老贺,生态牧场项目的审批流程清楚了吗?后天我们再一起去跑一次,还有养殖大棚的施工你要盯紧,保证质量。”2月13日,在湟源县日月藏族乡本炕村崭新的村两委办公楼内,村里的“第一书记”郭谦对村委会主任贺生清耐心地叮嘱着。

自2015年末,驻村“第一书记”郭谦来到村子后,不到两年时间,村中不仅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改变了村容村貌,并且有了集体经济,村民们也住上了带暖气有上下水的多层楼房。老百姓对“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态度从一开始的不信任到了现在的感谢以及依赖。

然而在村民们的生活逐渐走向富裕后,提升村干部和村内党员的能力素质成了郭谦今年的工作重点。

“村两委是政府工作在基层的延伸,首先要有一个工作制度,使大家形成工作的制度和方法。”郭谦说。

自从村中的办公楼盖起来了之后,每天早上八时三十分,郭谦都会组织村两委成员在办公室里碰个头,谈谈各自的工作思路和想法,并且每天保证至少有一个人值班,让老百姓办事找得到人。

“现在村民办事不只是找郭书记了,谁值班就把问题反馈给谁,遇到解决不了的,郭书记会带着大家统一商量解决,现在感觉大家对我们也有了信心。”村党支部书记龙树林说。

在形成了好的工作制度后,郭谦还经常走进农田,走进农户家,以聊天的形式加强村内党员的党性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树立起党员的担当和责任意识,鼓励普通村民向党员看齐,并且将村中的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和储备干部。

今年对于村民张世金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他不仅被村民推选为生态养殖场的法人,并且转为正式党员。

过去就是村中的致富带头人的张世金,经常带着村民们出去打工赚钱,在成为了生态牧场的法人后,他将外出打工的事情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在没有一分钱工资的情况下,自己全心全意负责生态牧场的工作。

“以后我会继续带着大家好好干,把牧场做大,分红赚大钱。”张世金说。

在张世金的带动下,基本全村都参加了生态牧场的合作项目,其中包括29户贫困户。

“我们现在不仅要带领老百姓脱贫,更要培养出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村两委和带头人,给老百姓留下带不走的金山银山。”郭谦说。(陈 曦)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