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29.04.2019  10:21

  编者按:大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不仅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提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战略举措,也是落实省委确定的“一优两高”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期智库建言,约请了3位省内外相关专家,围绕拓展生态经济市场、创新生态经济经营模式、构建绿色丝绸之路诸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推动青海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以资参考。

探索构建绿色丝绸之路的青海模式

赵磊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青海省积极围绕对外开放和绿色发展,利用地理区位、能源资源、生态屏障等要素,有力打造“一带一路”的“绿色平台”和“绿色支撑”,突出了青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理念和要求,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保的关系、强化绿色发展与合作、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青海推进绿色发展、融入绿色丝绸之路提供巨大机遇与平台。青海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地,可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深度融合,加强与丝路国家经贸往来、产能合作、人文交流的力度,打造“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与绿色合作样板,创新绿色丝绸之路的青海模式。

  一、明晰发展思路,绿色经济的关键词不仅是绿色,还包括经济

  在“一带一路”建设初期,很多地区困惑不知道要卖什么,因此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不够、参与性不强。之所以不知道卖什么,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因为不知道丝路市场需要什么。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确立了“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二十字的发展思路,核心思想是:正定要有更大发展,必须“为城里人服务,掏城里人腰包”。这一思路对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依然有借鉴意义,即要思考“为国际社会服务,如何让国际社会来这里投资,来这里采购,来这里合作。”故此,青海省要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在务实经济项目上下功夫做文章,找到市场的痛点和需求点。此外,还要摆脱对稀缺性资源的依赖,摆脱“有什么就卖什么”的顽固惯性。例如,一说到东北就卖粮食,一说到内蒙古自治区就卖羊肉,一说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卖能源和棉花,一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卖枸杞等等。因此,一方面青海省要推动虫草、玉石、藏毯、唐卡等传统资源和产品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和品牌化,在某些行业或领域中形成较大市场竞争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产业发展,实现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产业链更高位次的提升和更高价值的获取。另一方面要敏锐地找准国际社会的需求点,针对东南亚、中亚、南亚等新兴市场以及中东欧、日韩、西欧、北美等高端市场,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满足不同市场的合作需求,真正通过开放去倒逼改革、通过开放去带动创新。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等国际合作

  一是加强农牧业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是“农民优先”的国家,普遍情况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粮食肉禽等生计问题突出,存在较大的农牧业需求。农牧业是青海等西部省区的传统优势,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加强生态保护机制建设,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牧业,培育企业主体,支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推动青海农牧业国际合作项目的落地。二是建设农牧业产品仓储流通。中亚是产粮大户但地处内陆,粮食外运存在运力和通道问题,粮食无疑是丝路通道上的重要物流对象。因此,欧亚大陆腹地必将出现丝路粮食大通道,以支撑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建丝路粮食通道为我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新驱动,青海作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可建设中转仓储以构建起绿色丝绸之路粮食通道。三是加强与美国俄勒冈州等地户外装备产业的国际产能合作。青海自然环境独特优美且“环湖赛”等室外赛事丰富,均为户外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展与美国俄勒冈州等地的合作,可借助丝路国家浓厚的商业环境和发展平台,使青海省与耐克、哥伦比亚运动服装公司和阿迪达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成为可能,为促进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机会。

  三、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加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软联通建设

  “一带一路”提出以来,青海省在金融、贸易、产业、人文等领域亦频频出招,连续多年举办绿色投资发展洽谈会,成为青海“一带一路”建设旗舰项目。特别是,青海省围绕人文优势方面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活动,以不断提升青海省与“一带一路”沿岸国家软联通能力,促进从地方层面推动“绿色”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为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与软联通的效率,还应注重以下两点。一是发挥会展平台作用。青海应借助青洽会、环湖赛、藏毯节、清食展等重要文化商贸体育活动平台,吸引丝绸之路沿线客商走进青海。 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青海属多民族聚居省,文化多元、充满魅力,青海高原风光独特、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充分合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与沿线国家地区共同举办国际性文化、体育、旅游活动,推动丝绸之路民族风情、寻根问祖、高原探险等特色旅游业发展;以现代特色农业、高原文化和跨境旅游业协同发展为目标,形成贸易、投资、流通、旅游全方位协同带动的综合经济发展格局。二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发挥青海文化资源优势,发掘丝绸之路幸福元素,以青海省为起点向东向南构筑“一带一路”幸福大通道,打造青海“一带一路”上的相会之地、婚恋之地和高原浪漫之地。陕西韩城的经验值得借鉴,韩城是不到50万人口的县级市,过去是挖煤炭,现在是挖文化,不仅集聚了人气,也打造了文化旅游品牌。仅2018年,累计吸引了来自65个国家、 70余名国际旅行社代表,共计577.2万人次的游客来韩城观灯赏景。

  探索构建绿色丝绸之路的青海模式,青海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部署,打造“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与绿色合作样板,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各领域,做好治山治水与对外开放的大文章。(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国际关系和“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基于内生保护理念,探索青海“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张孝德

  青海在中国生态保护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青海必须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发展之路。经过多年探索,青海省不仅走出了一条遵循自然规律、符合青海省情的生态环保之路,同时在倒逼压力下正在探索一条建立于内生保护基础上的“高原特色生态经济”新路子。青海省特有的高原生态经济正在浮出水面,从经济体量上看,与以百亿元投资为起点的重化工产业相比还微不足道,但是,从发展生态经济新标准看,正在兴起的小体量高原生态经济蕴含着传统工业经济所没有的功能和成长优势,蕴含着青海未来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出路、新模式。目前,急需将这种初具端倪的独特发展模式,上升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主导战略,成为青海省探索“内生保护、长效保护、双赢发展”的新路径。

  一、青海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内生动力的形成

  (一)小体量高原生态经济,探索保护与发展相互协调的新模式

  在生态保护优先、生态保护底线不能突破的前提下,青海省走的不是为保护而保护之路,而是尝试走一条保护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保护之路。最典型的就是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模式,通过对青海湖地区的生态保护,促进了生态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开启了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两者良性互动新模式的探索。生态资源保护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地区实现生态保护提供了内生动力和资金支持。三江源地区畜牧过载是造成三江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但是要解决畜牧过载的问题,决不能通过简单的禁牧来解决。因为,在上千年的生态演化与社会发展中,三江源地区特有的游牧活动,已经成为三江源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镶嵌在生态演化与社会发展的系统中,如果通过简单的禁牧移民,以所谓“无人区”的方法来保护,必然会导致另一种自然生态的失衡。目前,在三江源实施让牧民成为生态保护员的探索,则是实现保护与生产有机均衡的新探索。

  (二)小体量高原生态经济,具有大体量经济所不具有的独特功能

  青海省生态经济虽然体量小,却承担着传统工业经济所不能承担的三个功能。一是以民族文化为资源的文化产业,不仅创造有形物质财富,更成为青海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使青海民族文化找到融入世界文化的新通道,同时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资源与市场相结合实现新探索。二是以民间手工产品为资源的手工业,虽然体量小,却是实现高就业率的富民民生产业。如化隆县的拉面经济,其经济总量虽然只有10多个亿,带动的却是11万农牧民的就业;都兰县枸杞种植业,可以使每户人均获得1万元收入。三是以上这些小体量高原经济具有绿色化的显著特点。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手工业,只占地区经济总量的较小成分,但是它们都是没有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

  (三)小体量高原生态经济,让生态保护区牧民生活有保障更有尊严

  目前,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三江源牧民生产方式是一种效率低下、落后的生产方式,为了保护环境,让牧民禁牧,其生计可以通过生态补偿和社会保障来解决。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三江源牧民依托牧业的生计方式,不仅能够满足牧民经济物质需求,而且能够满足牧民有尊严的生活这种精神需求。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实现保护与生产有机均衡,不仅提供了生态保护区牧民生活的基本保障,而且能够让牧民更自信地生活。

  二、完善与探索青海“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议

  (一)明确青海“高原生态”产业类型定位和开发模式定位

  根据青海独特的高原稀缺资源优势,可以发展的高原生态产业有五类:一是高原生态经济基础产业:高原生态畜牧业。青海高原特有的高原畜牧业,是发展高原生态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发展高原旅游业、传统手工业等其它产业的母体产业,必须持续健康发展。二是高原生态经济龙头产业:高原生态旅游业。鉴于青海生态资源脆弱、旅游资源稀缺,青海高原生态旅游产业可以遵循有限制、有门槛的高端旅游发展模式。三是高原生态经济成长性产业:高原民间手工业和藏医藏药业。现有的传统手工业尚处在粗糙的低层次,与青藏高原手工业特有内在价值不匹配,需要按照文化产品的增值规律,引导高端开发。四是高原生态经济新兴产业:高原新能源产业。青海拥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青海新能源产业发展,不仅促使青海牧区和城镇可再生能源自给自足,而且是推动青海“一优两高”战略的动力之一,是中国在青藏高原推行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的先行军。五是高原生态经济创新产业:生态保护业。青海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环境保护者的劳动补偿工资化;第二个层次是补偿机制产业化,把保护项目、地方机构和政府承担的保护绩效与补偿挂钩;第三个层次是可以把一些可项目化的保护区域,进行公司化、市场化保护。

  (二)探索适应青海高原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市场模式:“有限制的市场新模式”

  青海特有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青海生态经济发展不能走传统市场模式。按照稀缺资源原理,高原生态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在保护稀缺资源的前提下,为稀缺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找到一个合理的市场价值发现和定价机制。从理论上看,青海省生态经济模式,应是生态生产方式加稀缺定价的市场模式。青海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青海生产产出的有限性。青海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不能按市场需要来确定,而是根据青海人与自然均衡前提下能够生产多少来确定。 “以产定销”是青海市场模式必须坚持的规则,如果突破这个规则,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比如三江源的牦牛肉、藏药、三江源生态之旅等产品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原生态稀缺产品,又根据这类产品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其市场定价应该按照艺术品市场模式进行“拍卖式定价”,促进有限产品向市场价值最大化转化。

  (三)完善基于新财富观的高原生态经济管理模式

  资源稀缺决定的高原生态经济有限制市场模式,需要建立与此相匹配的新财富核算评价体系和新经济管理模式。青海的高原生态经济管理,不能简单地从东部和中部经济发展中找答案。与生态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青海需要一种全新的财富观。青海省的财富形态是多元化的生态财富,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青海省的财富形态是货币化、市场化、私人化程度很低的财富,主要以使用价值、公共财富、遗产财富等形态存在,决定了青海必须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新财富评估、统计和核算体系。

  (四)建议中央赋予青海省高原生态经济特区发展的权利

  青海生态安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且生态资源独特,以生态资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产业具有较强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资源类型的独特性、二是产业发展模式的独特性、三是市场模式的独特性、四是财富类型独特性。基于此,青海省应积极争取中央成立青海高原生态经济特区建设,并把青海高原生态经济特区作为青海生态立省探索改革的一部分,使青海生态经济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内生、长效保护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五)完善、创新青海高原生态经济发展制度体系

  完善、创新青海高原生态经济发展制度体系的若干问题有:一是如何建立符合青海省新财富形态的统计、测算和考核体系;二是如何建立与生态经济管理目标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三是如何建立与稀缺资源相适应的有限制的市场模式;四是如何建立与稀缺资源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和开发模式;五是如何建立以牧民为主体的多层次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模式;六是如何建立满足牧民生产生活需求的三江源特有的城乡统筹新模式;七是围绕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探索建立高原生态经济风险预警体系;八是探索建立公正公平的新财富分配体制;九是探索建立高原生态经济区域的新兴企业准入体系。(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加快青海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若干问题

杨皓然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为新时代高质量经济发展拓宽了视野、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尤其符合青海发展实际。青海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具有诸多高原特色稀缺的生态资源,为实现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培育发展特色生态经济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生态经济市场不健全、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资本和人才等要素短缺等多方因素影响,青海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方面效率较低、效益不高。立足生态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发挥市场作用,构建起具有高原特色的青海生态经济体系,不仅成为提升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成为落实“一优两高”战略的重要措施。当前,青海省循环经济、生态旅游、高原特色生物等产业的蓬勃发展都根植于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得益于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科学规划。然而,青海要实现建立高质量生态经济体系,还需拓展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一、开展科学核算,提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参数

  产业生态化是以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阈值的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因此,开展对青海省主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核算成为产业生态化的基础。一是核算青海省生态承载能力。主要围绕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水资源、草地等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承载能力的核算(草地生态系统承载要求已在执行),以确定相关产业发展规模、速度和数量的阈值,确保各类产业发展高度绿色化。特别要强调的是,各级政府应主动研判生态经济市场变动情况,把握市场发展规律,以确保规划、项目、政策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从深层次上实现环境治理高效、产业发展绿化的转变。二是核算生态服务价值转化市场价格额度。随着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等生态文明制度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与实施,将极大地促进跨区域水权交易、生态补偿等多元结构生态经济市场的形成,也必将为青海省生态经济提供重要的市场机会。因此,青海应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大势,敏锐捕捉先机,为加快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做好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研究。 2016年,青海省政府发布有关研究成果显示,青海生态资产总价值达18.39万亿元,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300.77亿元,为下游地区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4726.56亿元。青海生态服务价值形成的巨大市场潜力远超过其他产业,若能将生态资源和所有市场要素一样平等参与市场资源配置,实现生态服务价值价格化,将大幅减少对传统工业的依赖,实现生态经济的强势发展。因此,建议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分和生态环境供给的生态产品属性,核算青海省生态服务价值可交易的生态价值量,为生态服务价值市场交易总量目标、配额确定等要素的确定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二、拓展市场平台,丰富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内容

  目前,青海省围绕自然优势先后培育了光伏、盐湖化工、冶金等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重点产业,但绿色化程度和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并不强,须加强生态产业化的市场构建,以实现生态服务价值向市场价格的转化。一是尝试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方面的突破。重点厘清各类自然资源、产权主体之间的资源资产产权边界,以资源处分或处置权、保障资源收益或受益权为核心,消除资源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的障碍为突破口,促进资源产权顺畅、有效流转。加大对青海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的确权研究和实践工作,为培育水权交易、构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奠定法理基础。二是积极参与国家在水权交易和碳汇市场的试点工作。2016年6月,中国水权交易所正式开业运营,标志着我国水权交易进入新发展阶段。2017年12月,我国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有望成为继证券交易、国债之后的第三大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根据省政府发布信息,2016年青海每年为下游地区提供淡水资源、水电、水文调节、土壤保持四项服务价值高达2649亿元;2012年青海省固碳价值为192亿元,为其他地区固定了价值85亿元的碳。如此大规模高质量的生态服务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亟待拓展生态市场平台。因此,应积极参与国家生态市场建设进程,使之成为青海省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重要渠道。

  三、创新经营模式,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健康发展   

  由于生态产业市场是集资源科学利用、生态系统稳定、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效益较高为一体的经济活动,因而青海生态经济体系构成不能走传统市场模式,而是要按照自然稀缺性原理,探索生态经济经营新模式。

  一是销售模式需以产定销。首先,以产定量。青海高原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生态产品和服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产量的确定,而是需要根据环境承载力(供给能力)确定产量的大小,以确保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和经济系统合理适度增长。因此,依靠自然资源的生态产品供给,要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产量规模。其次,以产定价。传统的市场定价机制多采用生产成本、市场竞争为导向的定价方法,不能充分反应生态产品稀缺性的内在价值。因此,要全面体现青海生态产业产品稀缺性的附加值,需要采取以产定价的价格策略,不仅不会降低生产者的收益,反而保护了相关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经营模式需行政许可+特许经营。首先,加强行政许可规范要求。第一,设置较高的进入壁垒。通过资产、企业信誉等方面判断企业素质和能力,筛选出软硬件突出的企业参与青海生态产业市场的经营活动。第二,设置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条款。要求入驻企业在采购、生产、运输等经营的全过程中,须无条件接受保护青海生态环境的控制条款,确保严格遵守各项国家和地方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其次,特许经营扩大市场。第一,建立特许经营选择标准。根据青海生态产业市场特点,建立起特点突出、体系完整、规范统一的企业选择标准,规范指导受许人在青海的经营活动。第二,设置生态保护基金。可将受许人支付权利使用费和其他费用,按照一定比例设置为青海生态保护基金,以拓展加强生态保护资金投入渠道。(作者为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