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三江源的最大潜力

03.03.2016  09:25

  这是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进程中里程碑意义的一刻。

  2015年12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今天和明天的发展蓝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众多目光再次聚集三江源,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目光中有多少期许,三江源就有多少担当。

  三江源“感冒”,全国“打喷嚏”,人们这样比喻三江源的极端重要性。这里是中华水塔、江源腹地、高原生物多样性集中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及重要启动区……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不言而喻。持续保护世界“第三极”,绿色,不仅是三江源最大潜力所在,也是青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本质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将绿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高到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的高度,抢占生态文明建设的制高点,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历史责任,服务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确立绿色政绩观,坚持对三江源地区不考核GDP,提高绿色发展指标比重,增加农牧民绿色收入,走绿色富省、绿色惠民之路。树立绿色生产观和消费观,推广绿色技术、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促进经济绿色化。

  目前,我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绿色考核机制,提高考核权重占比,强化指标约束,实行重大生态问题“一票否决”,使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真正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杠”。

  这就要求我们主动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放在绿色发展新常态的大格局中去考量、去谋划,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决不以破坏生态、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着眼于绿色可持续发展,认真谋划储备一批对三江源有重大影响的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建设项目,努力将三江源重大工程和项目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

  同时加强生态保护依法治理工作,积极探索三江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绿色发展,有效叠加各种有利条件,以绿色发展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确保绿色,三江源最大潜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