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让民族地区发展避免“囚徒困境”

18.03.2016  20:53

        今年两会,绿色发展理念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团审议时,用“眼睛”和“生命”来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共9次提到了“绿色”,10次提到了“生态”,彰显出本届政府坚决贯彻实施绿色发展理念的信心和决心。

  正在两会接受代表、委员审议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更是被媒体誉为一个“绿色规划”:专辟一篇7个章节谈改善生态环境;25个“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资源环境指标达40%;13个约束性指标中,涉及生态的有10个之多。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经历过“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野蛮、粗犷式发展,品尝了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恶果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已成为一种共识。

  但对于生态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来说,要实现“绿水青山”与  “金山银山”双丰收并非易事。既不能守着绿水青山讨饭吃,更不能为了“金山银山”舍弃“绿水青山”,不少民族地区陷入了发展的“囚徒困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的理念,解决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对立,为拥有“绿水青山”的民族地区找到了一条通往幸福、富裕的康庄大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了“生态产品”供给的理念:“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这意味着,作为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民族地区可以将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为优质生态产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必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绿水青山作为发展的障碍和包袱。

  绿色就是生产力,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它将为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后发赶超提供新动能,在保证发展质量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发展速度,从而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绿色发展,民族地区就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不简单以GDP论英雄。

  要实现绿色发展,民族地区还要坚持和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落实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政策,尤其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从宏观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

  要实现绿色发展,民族地区更要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积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生态之基。

      来源:《中国民族报》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