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西宁 今朝圆梦

25.11.2015  09:43

  从梦想到现实,西宁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继“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之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国竞跑中,“国家森林城市”——西宁再立新标杆。

  夏都古城载新誉,创新高地书华章。

  初冬,又一个重大国字号荣誉花落西宁。此时,从1989年西宁启动南北山绿化工程,到2005年西宁大南山绿色屏障工程启动,到2011年确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再到2013年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建设国家森林城市,足足25年的光阴。

  风雨兼程,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近五年来,西宁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原本干旱缺水、缺林少绿的西宁以敢叫日月换新天之气魄,成功地造出一座国家森林城市。

  追梦创森 西宁持之以恒

  只有了解西宁南北两山绿化史,才懂得西宁“创森”底气从何而来。

  从不毛之地的荒山到青山如黛,西宁实现了生态逆袭——南北两山的森林覆盖率由7.2%提高到75%,彻底改写了“风吹沙飞无鸟影,下雨泥石落西宁”的历史。

  或许,因为西宁人有着敢向荒山要绿色的倔劲儿,才造就了今天南北两山的满目葱茏。也正是因为延续了一代接着一代干的韧劲儿,才增添了西宁迈向森林之城的自信。

  时之今日,绿色西宁,今朝梦圆——西宁昂首迈进“国家森林城市”。

  改变源于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的启动,缘于西宁市委、市政府做出加快建设森林城市的重要决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开启了西宁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任务最艰巨、影响最深远的造林绿化工程。

  植树造林、绿化家园,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成为西宁人喊得最响、最多的口号之一,也是最勤于躬耕的中心工作之一。

  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宁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城乡绿化摆在重要位置,视造林绿化为一场绿色接力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站在“发展城市森林,打造现代生态城市”的高度,响亮提出:紧紧围绕“生态立省”战略,让生态成为百姓永久享受的财富,要把西宁打造成“高原山水花园城市”。

  立足高原特色,落实“三区”战略,以构建功能完备的城乡绿色长廊、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为抓手,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纳入西宁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构建以城区为核心、南北两山为屏障、县域为纵深的三环生态布局,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持续展开城区绿化建设、道路水系绿化、南北两山生态绿色屏障和郊县大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治山、治水、治城的大型生态绿化工程。

  更有数字为证。十年间,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5%增长至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0%增长至40%,人均公共绿地由7.4平方米增长至12平方米。

  十年间,全市森林覆盖面积由286.8万亩增加到367.1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108.6万立方米增加到327万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由0.30亿元提高到2.47亿元。

  成绩源于实干 基于重视

  让绿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色调”。这是西宁市所有干部、群众共同的心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西宁市林业局局长张福军说,西宁森林城市建设的成就,源于一点一滴的努力。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高度支持和广泛参与。创森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动,高位指导。通过层层动员,西宁造林绿化业已形成了市县联动、群众参与、整体推进的良好创建氛围。

  尤其是从创森启动到创森成功,西宁人走过了三年不平凡的历程,全市上下咬定目标不放松,团结拼搏不懈怠,在开拓创新中合力推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佳绩,走出了一条具有西宁特色的创森之路。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森林城市。创建中,着力体现高原城市生态特色、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树立精品意识,力求从大处着手,从小处着眼,努力提高森林城市建设水平。

  “高原花城,森林西宁,魅力夏都”。结合西宁环山、滨河、抱川的自然生态特色,构建“一核、二区、三轴、四环、多园”森林城市的总体布局,通过实施生态环境、产业、文化三大体系16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森林城市。

  基于西宁市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地带,境内三川一水,四周环山,山体与谷地呼应,地貌丰富,风格独特,因而,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突破了以往小西宁的概念,统筹市区三县,在建成区、主城区、市域范围三个空间层次上重新进行了定位,将市域内的森林、水系和湿地等特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

  天道酬勤。如今一张绿色生态网,在西宁大地豪迈铺开:行知公园、海棠公园、柴达木公园……10大主题公园让美丽西宁满城皆绿、满城飘香;机场高速沿线北山美丽园美景如画,季季有景、一季一景,一条生态景观廊道直通市区;南北两山郁郁葱葱,优美的山林向城市渗透,构成了规模宏大的城市风景线和绿色屏障。

  全民动员 众志成城

  省市重视、理念制胜;全民动员、众志成城。

  按照“美宁方略、树为关键”、“以林美城、以林惠民”的方针,以建设美丽西宁为主旨,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实现了部门林业向社会林业的成功转型。

  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城镇园林绿化、主题公园、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机场高速路沿线景观整治、四边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双增长。

  完成天保、三北、退耕、公益林等重点工程累计造林160.8万亩、封山育林126.04万亩和中幼林抚育43.9万亩。森林面积、蓄积量实现双增长,森林覆盖面积增加80.4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218.4万立方米。初步形成了以城镇居住区为核心、浅山水土保持区和脑山水源涵养区为基础、河道川水景观带为绿轴、市区和三县环城公园为屏障、众多森林公园和林业产业园为精品的城市森林网络格局。

  国家森林城市的成功创建,为扩大西宁城市绿色空间,增进群众绿色福祉,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提供了绿色支撑和生态保障,使创森成为了全市百姓最支持、最认可、最满意的民心工程。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创新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同样成为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

  创森,西宁走出了一条通过改善生态条件、提升人居环境,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以荣膺“国家森林城市”为新的起点,倍加珍惜创森成果,持续巩固创森成果。

  广泛开展绿色教育,引导社会各界群众进一步树立绿色增长的意识、增强绿色生活的理念,努力形成人人关注生态、爱护绿色的浓厚氛围;大力实施增绿、护绿等重点工程,真正让森林城市文化成为西宁的鲜明特质,不断把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引向深入。

  改革创新 绿色崛起

  受益于林权改革,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已名声在外:之前,那里的村民拿着锄头反对过退牧还林。现在,家家户户靠发展林下经济发了财。

  这是西宁市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典范。

  2010年3月,西宁市正式启动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参与林改的农户达19.3万户、80.28万人,到2012年底全市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实现了林农“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改革目标。

  林改的推进就犹如一股春风,手里捧着林权证这颗“定心丸”,农民找到了致富新路,也实现了西宁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成功转型。

  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方针,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西宁地区实际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以苗木花卉、中藏药种植、森林旅游和多种经营相结合的林业产业格局,实现了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共赢。

  全市育苗基地面积达到2.8万亩,培育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丁香、榆叶梅、连翘等30余种,年出圃各类苗木1.77亿株,年产值1.38亿元。仅林下经济年产值就达6500余万元,带动农户5000余户。已建成鹞子沟、察汗河等9个生态旅游景区,兴办“森林人家、生态茶园”等180余家,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旅游收入9530多万元。

  今天,对于西宁而言,园林是她的霓裳,绿地是她的盛装。

  对生活在西宁的人们来说,“城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绿中、林水相依、林路相嵌”的生态美景,始终是他们向往的“宜居”环境。

  改革创新,绿色崛起。今日之西宁,只有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坚持改革创新,换档提质,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新起点、新契机——绿色梦想,西宁永不停息、永无止境。

  相关评论:创森,没有“休止符”

  对于西宁这个干旱缺水的高原城市来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实实在在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工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

  由此可见,西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需要。

  换言之,西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绝不仅仅是为了这块牌子,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让市民共享生态建设的成果,是建设“幸福西宁”的重要内容,创森永远没有“休止符”。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近年来,西宁市先后荣获了多项让国家肯定、让百姓自豪的殊荣,这些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也提高了西宁市的知名度和荣誉度,增强了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西宁人没有满足现状,进一步打造更加响亮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张城市名片。今天,这张金字招牌如春风、如暖阳走进西宁。这是创森人的荣誉,更是西宁人的自豪。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全市人民不断努力地美化城市、优化环境,进一步提升西宁的知名度和城市间的竞争力,对于吸引投资、留住客商,多渠道吸纳更多的社会元素汇聚西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西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今朝梦圆,这是全市200多万群众,人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倍加珍惜西宁森林城市建设的成果,这是几代创森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这是西宁历届党委政府、干部群众共同的信念。

  唯有如此,西宁人二十多年来铸就的创森成果才能巩固。

  唯有如此,西宁大地上处处展现的山川皆绿、森林绕城、林网如织、碧水蓝天的美景,才会与我们长相依、长相伴。

  唯有如此,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画卷,才会伴随我们共同奔向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