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明目张胆让未成年人上网
因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周末值班,湟中的一名学生借了邻居200元钱,去省城北区一家网吧玩通宵。4月9日,湟中县的齐女士来到西海都市报社——
青海新闻网讯
家长:清晨从网吧找到孩子
湟中县李家山镇的齐女士在省城东区一家公司上班,考虑到孩子生活能自理,每次单位周末安排值班,她就住在单位。
4月2日,齐女士准备去上班时,孩子说需要100元钱买学习用具。后来,齐女士得知孩子周末拿着100元钱和几个同学上网吧打了一个通宵的游戏,齐女士严厉地批评了孩子,孩子保证不再去网吧。
9日,又轮到齐女士晚上值班,上班前,她再三叮嘱孩子不要去上网,还托付对门邻居照看一下孩子。10日上午,齐女士下班回家后看到庄廓院大门反锁,以为孩子在家,但叫了半天也没人答应,只好打开车库门进入家里,进去一看,孩子无踪影。
几经打听,齐女士才知道,孩子可能去网吧了。在知情学生的指引下,齐女士找到城北区一家网络会所,在角落里找到了孩子。由于通宵上网,孩子在电脑前的座椅上睡着了,桌子上还放着方便面。
原来,孩子周末联系了几个同学,将大门反锁后从车库跑出来,并向邻居以买书的名义借了200元钱,跑去网吧玩游戏了。
体验:无身份证也能上网
4月9日15时左右,记者赶到齐女士所说的网络会所,门口张贴着“未成年禁止入内”“禁止吸烟”等标志。
记者走到吧台前,提出要开机上网,交了钱后,网吧收银员并未向记者索要身份证,而是从抽屉里拿了一张写有身份证号的小字条给记者。
网络会所内,虽然张贴了控烟标志,但很多上网人员在抽烟,到处可以看到貌似小学生的未成年人,不少学生穿着校服不亦乐乎地玩着游戏,看起来这家网吧对未成年人上网没有任何阻力。
这家网络会所对面有一家网咖,室内同样有不少吸烟的上网者,收银员手中拿着很多张身份证,提供给没有带身份证的上网者。上网实行实名登记制,未成年人大多没有身份证,网吧又是怎样做到“合法登记”的呢?一名长期经营网吧的业内人士透露,方法有三种:一是通过名为“万象一卡通”的系统,做到一张身份证号可刷多台机子同时上网,二是从网上下载他人身份证号,通过“手工录入”的方式开机,三是通过“特殊渠道”,花钱买来一些身份证号,直接帮未成年人刷机上网。
业内人士称,有时候家长在网吧中找到孩子,这时就需要网吧管理员辩解。家长找到孩子后第一时间会找吧台询问,为何会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这时除了要道歉,还要耐心地解释,称因为孩子长得成熟,没有看出他是未成年人,同时还要表示以后不会再让该孩子到网吧来。
做生意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看见学生背着书包进出网吧,作为孩子家长,他担心自己的孩子也像他们一样,瞒着家长到网吧上网。“网吧为了私利,让孩子们随意进出网吧上网,沉迷游戏,严重影响学习成绩。”齐女士还说,孩子去网吧上网,家长是有责任,但相关部门和网吧更应该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不应向未成年人敞开大门。
回访:涉事网吧通宵营业
10日1时30分,记者再次前往这家网络会所,虽然已经过了法定的营业时间,但这里依旧灯火通明,不少学生在玩着网络游戏。记者提出上网时,工作人员依然没有让记者出示身份证,交了20元网费后,再次给了一张写有身份证号码的小字条。
2时20分,并没有网吧工作人员前来劝说上网消费者离开,很多网友叫网管买方便面。记者看到网络会所给上网人员提供各式各样的袋装食品。2时40分,记者到吧台准备结账离开,随口问了一句:“上网通宵多少钱?”“通宵15块。”网吧收银员说。
记者多方了解得知,齐女士反映的这家网吧通宵上网的未成年人,有城北区和海湖新区的学生,还有湟中县李家山镇、海子沟乡的学生,他们是靠口口相传得知这家网吧的。
“现在的网吧生意不好做,如果不接纳未成年人到网吧来玩,网吧就几乎赚不到钱。”一家网吧负责人说,自己按规守矩做生意,却看到别人的网吧大赚未成年人的钱,于是他也学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未成年人到自家的网吧上网,不久后,他还开始从事严令禁止的通宵营业。
“开网吧很大程度上要靠通宵营业来赚钱。”网吧经营者张老板说,在合法的经营时间里,网吧上网每小时收费在4元至6元,通宵营业时虽说每个人只收15元,是正常营业三小时所收的费用,但晚上机子空着也是空着,除了赚一部分网费,晚上上网人员吃的都在网吧消费,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到24时。上网服务场所如接纳未成年人入内上网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一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采访中,很多市民说,相比于打击黑车,黑心网吧大门敞开、场所固定、取证相对容易,希望相关执法部门能依法追责,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