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新年:农村消费新观念

11.03.2016  08:47

  青海新闻网讯 2月7日,回到家乡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小镇依旧宁静。记忆中,乡亲们的年从腊八就过起来了,腊八到除夕这段时间主要是杀年猪、蒸馍馍、炸麻花、炸馓子,再将入冬就准备好的肉剁成饺子馅、卤成卤制品、炸成丸子。

  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正是小镇年前最后的一个大集。集市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肉类水产、衣服鞋帽、玩具小吃等,应有尽有。但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大集不太拥挤。

  然而几年前,集市是人挤人、人挨人,挤倒摊位货架的事几乎天天都有。

  “人都去哪儿了?上网了呗!”干了十几年水产生意的马老板说,“我这大虾100元钱3斤,网上同样的虾每斤要便宜四五块钱。”

  几位集市上的老板说,由于现在网络普及,在家里就可以上网赶集,没人愿意跑上七八里路来镇上买年货了。“吃了虾,还想尝尝南方的鱼,网上随便选。”马老板说。

  笔者还注意到,仅在集市的一个十字路口,就新开了三四家物流公司。

  孔家庄村的王俊玉一直在新疆打工,去年父母在家帮忙给盖了新房,家居用品没有时间回来选购,他便在外地网购后直接寄回家中。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电磁炉、锅具、床以及衣柜等,这些网购物品不仅款式新颖,功能齐全,关键是价格便宜。寄到家后,他的父母都很满意,还说去集市上对比过,东西好不说,网购的家居用品加起来比实体店要便宜一万元左右。

  “东西是好,不过,农村的网购也存在缺点,一部分物品不能直接送到家,希望快递物流能给农村人提供更大的便捷。”王俊玉说。

  “如今网购非常方便,品种丰富,价格实惠,今年我家的年货大部分是网购的。这不,年前我在网上买了一台49寸的电视机,价格比实体店便宜了五六百元。”家住塔龙滩村的刘颖告诉笔者,网购确实很方便,在外务工人员通过网上办年货,既可以买到实惠商品,还不用大包小包拎回家过年,轻轻松松返乡,网上还有很多商品村里买不到,但是现在通过互联网都能买到。

  过去,在传统商贸体系下,农村和城市的消费者能接触到的商品大不相同。如今电子商务丰富了农村消费市场,缩小了城乡差距。农村消费者对于电商已经不陌生,在农村低于35岁的新生代消费人群中,低门槛和社交属性的电商开始受到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