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懂弄通做实,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带头人组织者和推动者 ——全省领导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三期培训班体会文章摘登

22.11.2017  05:25

破解黄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

黄南州委副书记、州长 乔学智

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黄南州来讲,这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充分、生态保护与建设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群众增收不稳定等方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弱鸟先飞”,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促进黄南大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要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力争把黄南州打造成生态有机畜牧业强州。二要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大文化、大旅游理念,用国际视野审度黄南州的文化资源优势,立足国内外市场谋划旅游业发展,重点抓好坎布拉景区转型升级和热贡世界唐卡之都建设工作,力争把黄南州打造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三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深入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特别是要在规模化造林绿化上实现新突破,再造黄南的绿水青山,力争在生态文明先行区创建上走在全省前列。四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牢牢把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争取政策红利最大化,最大限度争取项目和投资支持,持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夯实城乡发展基础、增强发展活力,力争使黄南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五要持续深化改革,突破思想固化的藩篱,重塑黄南州跨越发展的精神高地,着力在各项改革工作中走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力争为黄南的发展输入不竭的动力和活力。六要着力改善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筑牢黄南长治久安的根基。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全面兑现同全省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青海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索端智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结合高校的实际,找准站位和切入点,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抓好学习。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育发展,首先要用理论武装师生,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解决好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教育师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是自觉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本质特征是党领导下的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落实,首要的是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三是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殷殷期盼,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社会主义的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牢牢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不懈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

四是树立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提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这是根据现阶段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要求,非常符合当下高等教育的实际,直指高等教育的问题核心,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的矛盾和问题是外延扩张过快,内涵发展不够,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不高是主要的问题。我们一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自觉按照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不断开创藏区及寺庙管理工作新局面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委藏区办主任 华秀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在实践、重在落实,重在与开展的进寺庙宣讲活动结合起来、重在与开展调查研究结合起来、重在与藏区及宗教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开创我省藏区及寺庙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是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开展进寺庙宣讲活动结合起来。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就要结合实际、结合变化、结合感受做宣传,就要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做宣传,就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做宣传,让干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听了忘不了,听了更加拥护共产党、更加爱戴党的领袖。我们将全面组织统战民宗干部、活佛堪布经师、双语专家学者为一体的“121”宣讲队伍,即以全省统战民宗部门领导及寺管干部骨干为主体,组织1000名统战干部宣讲队伍;以全省活佛、堪布、经师为主体,组织200名宗教界代表人士宣讲队伍;组织100名双语专家宣讲队伍,实现在宗教界“系统讲”、“广泛讲”、“覆盖讲”,确保十九大精神宣讲在全省寺庙实现全覆盖。

二是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我们将进一步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党的宗教中国化方向,重点在“导”上下功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维护宗教领域的正常秩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是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藏区及寺庙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寺庙创新管理,加大惠寺利僧政策实施力度,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明确统战、政法、民宗、公安及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的责任。加强与毗邻地区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完善宗教工作协作机制,不断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确保全省藏区及寺庙全面稳定、持续稳定、长期稳定。

奋力书写美丽中国青海新篇章

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 李多杰

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十三次党代会部署,紧密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立法、监督等工作中履行好职责,加大对政府工作监督力度,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战略观,更加注重绿色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努力做到不欠新账,让生态文明成为

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的鲜明标识。

二是牢固树立生态系统治理观,更加注重绿色修复,开展生态制度构建行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促进“五大生态板块”生态工程建设,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三是牢固树立生产力建设观,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开展资源节约提效行动,以建成清洁能源省为目标,创建国家绿色矿山发展示范区,出台重点生态功能区负面清单,着力形成产业链清晰、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低碳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四是牢固树立民生福祉观,更加注重绿色惠民,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实现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做好安居、乐业、增收三篇文章,实现天蓝、地绿、水净三大目标,持续增加绿色公共产品供给,让绿色走进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实现绿色福利共享。

五是牢固树立绿色价值观,注重绿色价值,倡导绿色生活,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培育优秀生态文化,着力引导绿色新风尚,提高绿色消费自觉,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总之,我们要撸起袖子实干苦干加油干,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建设更加美丽的新青海,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用新思想武装头脑 用新作为开创未来

省教育厅副厅长 薛建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采取新举措,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新要求。

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广大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实效,着力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特别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决践行。

二是把握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问题,科学谋划新时代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把着力点放在加快发展,缩小教育差距上来。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我省基础教育各环节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平衡校际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存在着硬件发展和软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资源配置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师资队伍薄弱和教学质量不高。还表现为教育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旧时代,应试教育观念陈旧,育人模式转变滞后,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是针对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不适应人民需求的方面,补短板,保基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学前教育发展快,但是积累的问题多,群众入园呼声强烈,高中普及工作任务艰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日益临近,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要通过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增加幼教学位供给,提高学前三年普及率,实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要积极组织实施高中攻坚计划,优化高中学校结构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深化课程改革。

四是切实落实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优先发展。以公平有质量为原则,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着力改变农牧区教育薄弱、质量不高面貌的同时,我们有两个硬任务要完成,即提升特殊困难学生的教育水平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使这些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学校的温暖,社会的温暖。

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青海力量

省科技厅副厅长 张超远

我们将进一步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立足青海实际,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细化、实化十九大部署的科技创新任务,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八项重大科技行动,实施五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构建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推动全面创新的发展新局面。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青海尤为突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求更为迫切。我们着力实施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30项重大科技专项,支撑建设锂电、新材料、光伏光热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4个千亿元产业基地。着力实施农牧业科技创新工程。以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支撑粮油种植、畜牧养殖、果品蔬菜和枸杞沙棘4个百亿元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

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生态优先。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着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着力实施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工程。按照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要求,针对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区,积极开展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支撑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科技惠民。紧密围绕民生领域,着力加强科技在精准扶贫、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有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四是坚持系统部署,紧抓“双轮”驱动。着眼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我们着力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围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明确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实现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助、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形成多元素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切实把学习成果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省财政厅副厅长 李生才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从“学起来”“讲起来”走向“做起来”“干起来”,以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实际成效检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成果。

一、树牢“四个意识”,把学习成果体现到工作谋划上。“财”中有“政”,财政作为党和政府掌握“钱袋子”的部门,所有业务都是党领导下的具体工作。作为财政干部,就是要树牢“四个意识”,紧紧依靠厅党组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府的有力指导下,深刻把握中央和省委对当前形势的判断,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把财政工作融入到省委、省政府治青理政系列决策部署和厅党组的中心工作,积极谋划新思路、新举措,综合运用预算、税收、政策、资金、改革创新等工具,推动以“四个转变”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财政部门落地生根。

二、坚持学用结合,把学习成果聚焦到财政改革上。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强化改革责任担当,以破解制约财政发展的深层次障碍为切入点,围绕更好地发挥财政在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和重要支柱作用,进一步聚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目标任务,主动跟进中央改革部署,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结合省情实际,不断研究完善改革政策,在关键环节和体制机制短板上精准发力,有序有力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重点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三、注重推进工作,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勇于担当、笃行实干,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财政工作带来的新要求,加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支持生态保护和建设,为大美青海、绿色中国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按照保基本、建机制、可持续的原则加快补齐民生建设短板,保障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着力推动青海对外开放

省商务厅副厅长 于晓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为做好对外开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开放成就强国,强国必行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从“一带一路”到设立亚投行、创建丝路基金,今年又首次提出2018年在上海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商品博览会,这是全世界第一个专门以促进和扩大国外产品进口为根本目的的专业博览会。这些重大举措的实施,不仅彰显了大国责任、大国担当,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搭建了共享平台,提供了发展动力,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搭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加快本地区发展。

“唯有思想上真正信仰,学习上才有高度自觉,行动上才能紧紧跟随”。只有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责任担当,才能推动商务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协调发展。一方面,积极组织我省企业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经贸活动,在境外设立青海特色商品国际营销中心;另一方面,积极办好“青洽会”“藏毯展”等省内重点经贸展会,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商力度,建立进口商品展销中心。

二是实现国际班列与国际航线常态化运营。一方面,在已开通国际班列的基础上,加大外向型产品的培育力度,征集更多的优势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在做好现有国际航线运营保障的同时,开辟新的国际航线,搭建青海与世界各地经贸往来的空中桥梁。

三是争取国际援助与对外经济合作并举。一方面,充分发挥商务部门对外联络的优势,争取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援助项目,助力我省农牧区实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对外经济合作渠道,加强国际劳务合作,组织懂技术、有专长的青年就业者参与国际劳务合作,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就业机会,实现脱贫致富。

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重点认真学习

省委党校教育长 漆冠海

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必须弄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存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从此,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了这个初心和使命,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不怕流血牺牲,经过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又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进程。就是这个伟大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继续前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的根本动力。

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我们青海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等重大部署和要求,结合省情与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在实现“四个转变”中要有更加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写好建设美丽中国的青海篇章。

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必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为党校事业的发展付出更加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作为省委党校的一名领导干部,就要立足党校实际,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做好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一是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进课堂、进学员头脑、进教材的工作;二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升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服务水平;三是办好《攀登》《青海学习报》等理论刊物,进一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不断提高全省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努力把党校建设成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进行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思想熔炉和理论高地。

“两个阶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马起雄

“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又一深化和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现代化建设根本任务,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并不断丰富其具体内涵和目标指数。党的十九大以新站位、新视野,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表提前了15年,第二个百年目标升级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了“三步走”战略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绘就了具体历史方位坐标和航程路线图,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和发展眼光,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延续性和长期性,彰显出战略定位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

“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阶段的准确判断而做出的科学抉择。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基于“两个没有变”的准确判断,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任务的同时,又分解出“两个15年”的具体步骤,并把奋斗目标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美丽”二字,更好地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有机对接,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更加顺应人民期盼、更加彰显中国力量。

“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顽强坚守和永恒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更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神圣使命。党的十九大规划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两个阶段”更是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机对接,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永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根本宗旨和不懈追求。“两个阶段”重大战略安排有其深厚的思想理论逻辑和丰富的科学内涵,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明了方向,必将引领我们在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为新青海建设提供坚强的能源支撑

省能源局局长 郭顺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海能源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结合实际,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以“四个转变”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努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实现“一个同步,四个更加”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能源支撑。

一是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扎扎实实推进能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争取国家支持和自力更生相结合,依托我省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广袤可利用的荒漠化土地优势、全国独一无二的多能互补条件,在培植新能源特色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建设青海至中东部地区特高压外送通道,打造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争取在高效光伏发电、水光互补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储热、远距离特高压输送可再生能源等重大能源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二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能源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绿色低碳、清洁能源转变,争取2050年左右在全国率先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推动生态与光伏协调发展,建设中国最大的海南生态光伏产业园。推动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禁止在全省范围内所有流域进行小水电开发,保障生态基流。推动100%清洁能源外送,建设青海至中东部地区绿色送电走廊,缓解中东部地区大气污染状况。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能源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能源工作的努力目标。努力实现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配合有关部门衔接国家对口部委争建立青海藏区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第一能源民生工程,将全省39个县(区)、1761个村(牧委会)被纳入光伏扶贫工程重点实施范围,建成扶贫光伏装机78.9万千瓦,覆盖建档立卡扶贫户78450户,确保如期打赢扶贫攻坚战。

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这张名片打造好

海西州委常委、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莫重明

我们要紧紧抓住党的十九大带来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这张名片打造好。

一要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推动格尔木、德令哈两个重点工业园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实施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通过已有的22个国家和省级科技平台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攻克和破解制约试验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动资源开发向绿色化、高新化、高值化延伸。

二要坚持低碳发展。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园区大力倡导高效、洁净、低碳理念,全面推行低碳生产方式。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打造柴达木绿色清洁新能源基地,加快推动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与新能源产业有机结合,推动新能源就地消纳。积极推进木里、鱼卡煤田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三要坚持循环发展。充分发挥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的龙头牵引作用,加快构建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互相耦合的七大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速资源开发向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提升,产品向精深加工、深度开发转变,产业向价值链延伸、集群式方向发展。

四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引领产业转型跨越。继续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试验区发展提质增效。积极培育和打造柴达木特色产业品牌,加快推动海西制造向青海创造、品质、品牌的转变,提升有效供给,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园区经济向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五要加强园区党的建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切实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锤炼干部队伍,切实把党的政治、组织、群众工作优势厚植为园区的创新、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优势,为试验区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两个绝对”的生动体现

西宁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曹健松

正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西宁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这其中凝聚着西宁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蕴含着各族干部群众不畏艰难、勤奋努力、扎实工作的担当精神,也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忠实践行“两个绝对”的现实检验,经验弥足珍贵。

启示一,忠实践行“两个绝对”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市委自觉运用“保持绝对一致”的科学态度,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思想源头,抓组织队伍建设,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全市党员干部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实践启示我们,践行“两个绝对”要求,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体现在我们工作和行动的方方面面,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自觉维护和尊崇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自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确保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启示二,忠实践行“两个绝对”体现在绝对担当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当,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必须终身来践行和维护。在党的事业面前,尤其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面对个人利益得失等,始终做到心无杂念、忠于职守、不讲价钱、尽职尽责,切实用担当精神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启示三,忠实践行“两个绝对”落实到价值追求上。干事创业,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必须要在政治生态建设上亮明主张。十八大以来,西宁市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容错纠错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障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实践证明,党员干部要干事、要创业,既靠内在自觉和自律,更需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态来保障。只有政治生态良好,才能塑造一大批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才能形成目标一致、行动统一、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才能让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精神成为主流。

建设美好绿色家园

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福军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定要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要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青海省情,不仅要

怀有对真理的追求,更要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不仅要结合青海生态建设的成果,更要立足新时代党中央对青海发展的定位。

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青海落实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把握时代脉搏,脚踏实地从理论到实践,从感性到理性,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最具时代性、前瞻性、全局性的部署。从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讲话里,深切表达了对青海搞好生态建设的要求和期望,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青海未来五年乃至长远,就是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算好绿色账,打好绿色牌,走好绿色路。按照省情合理规划生态功能布局,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抓手,推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升级国家公园,实施柴达木、青海湖、湟水流域自然生态保护,以逐步形成青海五大生态板块战略布局,筑牢青海在全国的生态地位,从而实现青海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强省转变。

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西宁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不懈动力。西宁作为青海省省会,作为青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青藏高原百万人口中心城市,作为高原内陆城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非常强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脚踏实地地谋划西宁的发展未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必将成为全市人民不懈追求。西宁加快推进构筑一心双城多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和一心二屏三廊道的生态布局,在美丽特色乡镇、城市双修、南北山三期绿化、海绵城市、国家湿地、生态公园、森林公园、慢行绿道等重大城乡生态建设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缩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要求。

学习好十九大精神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海南州委常委、秘书长、州总工会主席 马建宏

第一、必须讲政治、讲忠诚、讲规矩,在提高政治站位上下功夫。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地在思想上拥戴核心,在政治上维护核心,在行动上紧跟核心,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性锻炼、强化责任担当,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

第二、必须讲理想、讲信念、讲信仰,在筑牢思想根基上下功夫。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稳住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守理想信念不滑坡,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矢志不渝地履行好党交给的历史重任,为把海南建成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和三江源绿色产业集聚发展先行区贡献力量。

第三、必须讲初心、讲宗旨、讲奉献,在永做人民公仆上下功夫。时刻谨记入党誓词和入党初心,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坚持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尊重民意、倾听民意、了解民意,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把十九大精神落到《海南州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推动“四个转变”若干措施》明确的35项具体任务上来,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目标干到底,为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而努力奋斗。

第四、必须讲廉洁、讲正气、讲担当,在深化作风建设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正风肃纪”“不担当不作为”等纪律整顿专项行动,努力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清廉干事,清白做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旗帜鲜明地弘扬清正、实干、担当的工作作风,自觉秉持务实重干的责任担当,亲力亲为、带头实干,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真正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努力用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学习新思想 开拓新实践

海东市副市长 蔡洪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作为海东这样一个有着170万人口的青海东部农业大市,民生工作尤为重要,我们更要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狠下功夫。当前,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应当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就我自身工作而言,尤其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推进健康海东建设方面开拓新实践。要继续推进海东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六年行动计划,持续改善教育基础条件,推动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要扎实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控辍保学力度。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做大做强融资平台,组建市级担保集团;以农村“两权”抵押为突破口,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建立地方财政偿债机制,有效化解政府性债务;加大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积极引进政策性银行、保险、证券等全国性金融机构落户海东;同时,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工作。要全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在我市互助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的基础上,所有市、县(区)两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培育发展民营特色专科医院,加快海东三甲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建设,确保2019年投入运营;加快医养结合国家示范市建设,将海东建设成为全省健康养老基地。以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美丽新海东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快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

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阿英德

柴达木盆地是“三江源”重要的外围屏障,在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建设中处于特殊地位,维护好盆地的生态系统意义重大。

一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集约发展之路,积极培育和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摒弃传统的生态保护理念,持续发力抓好环境问题整治,巩固提升工作成效,强力推进生态海西建设。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落实减排承诺。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三要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实施荒漠化沙漠化治理、盐碱化土壤治理、矿山整治修复等重点工程,大力发展枸杞、沙棘种植等生态产业。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实施大气、水域、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大废气、废水、废渣整治力度。

海西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主战场,加快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事关全省全国发展大局。

一要注重园区协调发展。继续加快建设格尔木2个千亿元,德令哈、都兰、乌兰、大柴旦4个五百亿元产业基地,促进产业优先向格尔木、德令哈工业园区集聚。

同时,在乌兰、大柴旦、都兰等园区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合理规划布局,推进区域间生产要素良性互动、园区间错位发展,辐射带动天峻、茫崖、冷湖地区资源开发和循环发展。

二要狠抓产业谋划布局。围绕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等领域,筛选充实项目储备库,力争实现重大突破。围绕“五个千”产业集群,大力引进好项目好企业,以特色优势、集群优势、错位优势,促进产业、科技、人才、信息在海西集聚。

三要进一步激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园区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和动力。始终把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创新作为园区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四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和格尔木铁路公路电力等五大枢纽的要求,启动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工程,夯实园区大交通、大物流、大电力、大数据发展基础,大幅提升园区集聚发展能力。

努力提升青年群众工作本领

共青团青海省委副书记 冉清

更好把握当前团员青年特点,做到知青情。从2018年开始,团员年轻化、个性化、网络化的特点比较明显,他们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时30岁左右,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时60岁左右,他们既是宏伟目标的建设者,同时又是受益者。按照青年特点和时间特殊节点的要求,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设计一些能够思想引领他们的工作或活动,既让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也让有意思的事有意义。我们要承担起青年理想价值塑造的光荣使命,适应互联网的需要,设计生产更多有意义的青年新媒体文化产品。当前尤其要借助团员青年爱听总书记原声、爱读总书记原文的特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精准聚焦服务大局的新机遇,做到载体准。十九大报告中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展开,除了经济建设外,将会更加注重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均衡发展。这也给包括共青团组织在内的群团组织提供了许多重要工作空间和机遇,要求我们深入研究青年发展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供更多的工作载体,针对青年存在的紧迫问题,搭建更多的平台。

推动制定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做到目标明。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年初,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促进青年发展的十个领域和十大工程。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规划要求,结合十九大精神制定好《青海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努力找准青年事业发展与推动青海实现“四个转变”的结合点。

狠抓各项共青团改革举措,做到有实效。当前要重点做好网上共青团建设,占领网络这个制高点,利用好网络加强思想引领;把握好团员发展质量这个关键,加强中学发展团员源头环节的调控,切实提升先进性;瞄准基层“四缺”问题,探索促进基层团组织活跃的有效做法;推动直接联系青年机制见实效,保证有更多的时间和青年在一起;不断适应青年向新兴领域聚集的要求,夯实新兴领域基层团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谋划好青海民族出版这篇锦绣文章

青海民族出版社社长 祁正贤

做好新时代民族出版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如果失去了正确理论的支撑,出版工作必将失去方向,也会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害。因此,在出版实践中,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带着信仰、感情和责任去学习领会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以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引领、判断和衡量出版工作实践。

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秉持出版的党性原则,保持政治家办社的工作本色。必须牢固坚持出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实现青海“一个同步,四个更加”目标为己任,把握青海省情,推出讴歌青海改革发展成就,反映青海人民丰富生活,谋划青海未来发展蓝图的出版选题,以精品力作助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

做好新时代民族出版工作,关键是要抓住内容选择、选题引领、提高能力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青海民族出版所拥有的人才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优势,强化选题策划、质量管理,围绕大美青海这一地域特色和青海“三区”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等青海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紧紧抓住大昆仑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神秘高原文化、浪漫草原文化、多彩自然文化以及丝绸之路青海道等悠久历史文化,精心组织推出风格鲜明的出版物,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出版格局。精心研究“出什么书,为谁出书,出什么样的书,怎样出好书”等工作命题,通过积极抓好民族出版队伍建设,积极培养编辑名家,润育出版大师,发现策划高手,激励发行能手和出版辅助管理的行家里手,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巩固传统出版,推进融合出版,以质量、效益和读者认可度为标准,着力提高我省民文出版物的影响力,积极为我省实施“意识形态引领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工程”和“文化事业促进工程”贡献力量。

不断提高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水平

省纪委信访室主任 祁维正

作为新时代的“信访人”,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精髓要义,全面准确把握中纪委工作报告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监督执纪问责。

一、坚持以人为主体,认真细致负责地做好重点信访举报的受理办理工作。坚守职责定位。一是提高受理办理工作的政治站位。高度关注和敏锐发现信访举报反映的我省在决胜小康阶段精准扶贫、生态环保和民生领域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为机关监督检查提供服务,夯实基础,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做好涉及省管干部检举控告的移送和汇总报告工作。严格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梳理信访举报,及时分流移送,服务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三是对越级访、重复访和群众反映强烈及领导关注的典型信访问题,加强督查督办,认真排查梳理发生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信访举报,选择群众反映突出的检举控告进行重点督办,推动问题稳妥解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二、坚持政治生态“护林员”定位,不断深化信访举报信息反映工作。要增强政治敏锐性,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一是落实分级负责原则,认真做好登记录入工作,把基本要素摘全,把反映违纪的问题判断准,确保数据客观、准确、真实。二是紧盯重点人员、重点地区、重点问题,聚焦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特别是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典型问题。三是认真做好信访分析,坚持整体分析服务于研判政治生态,专题分析服务于重点工作开展,坚持以“白描”方式把信访举表象背后的本质挖掘出来。

三、坚持以担当为核心,打造一支过硬的信访队伍。努力打造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纪检监察信访队伍。一是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要把自己摆进去,从思想上、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治担当,养成严实细深的工作作风,围绕纪律风险较高的环节,制定管用的防范措施,把信访举报工作机关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三是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加强能力建设,着力培养信访举报干部发现问题、分析研判、群众工作能力。

以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雒婷 报道) 为深入Qhnews.Com
海西:凝心聚力营造放心饮食用药环境
来源:柴达木日报 作者:浩尔娃    为把海青海热线
省残联宣文部党支部召开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会
  近日,宣文部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集中学习会,残疾人联合会
用心学 用心感悟 系统领会十九大精神
  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深深体会到报告内容丰富,Qhnews.Com
团结动员各族职工为建设新青海而奋斗
  昨日,青海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西宁召开,人民政府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心得体会
  西宁市文广局党组书记、局长,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