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一份令人喜悦的成绩单传来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对青海的重托;“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这是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殷切嘱托……字字叮嘱犹在耳畔!
重任在肩、不忘初心,青海始终牢记着保护生态的重大使命,始终坚定着“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信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第一战略、首要责任、重要任务,全力投入到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中,让一片片蓝天、一汪汪清流刻在高原儿女的心田。
水污染防治
为百姓掬一捧清流
【骄傲成绩单】2月21日,一份让青海人骄傲和喜悦的成绩单传来:我国环保组织日前汇总31个省级环保部门的水源水质公开情况,发布报告《2016年全国饮用水水源水质大起底》。报告显示,全国24个省份98处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超标,仅青海、北京等7个省级行政区水源地水质良好。其中,我省11个地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94.7%。这折射出“青海清”不虚美名,体现了青海为“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强力举措】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青海采取水陆统筹、水岸同治的治水方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在湟水流域治理上,去年,湟水河出境断面Ⅳ类水质达标率为83.3%,并首次出现了Ⅲ类水质。
●建立更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百姓掬一捧清流的追求不变,今年我省将制定出台《青海省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月排名制度》《涉水企业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红黄牌考核办法》,以流域控制单元为抓手,积极推进水污染网络化管理,构建责任明确、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
●誓还青海人民清澈母亲河。继续把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抓好湟水干流影响水质改善的扎马隆—黑嘴桥段等关键断面及教场河、巴州河等重要支流的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促进湟水水质继续改善,出境断面Ⅳ类水质比例保持在83.3%以上(其中Ⅲ类水质比例达到30%)。
●守护源头清水。在三江源地区、青海湖和柴达木内陆河流域,重点推进水源涵养功能维护和面源污染控制,抓好重点乡镇、游牧民定居点等生活型污染治理,实施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西宁行动】湟水河是青海人民的母亲河,哺育了河湟谷地的西宁儿女,为了让母亲河重换昔日容颜,西宁人打响了一场湟水河西宁段污染治理的全面战役,从干支流的截污纳管到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从水污染深度治理典范工程——宁湖湿地建设到明确属地管理责任的“河长制”实施,西宁努力让湟水河“脱黄变清”,去年小峡口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3.3%。
今年,我市将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上马一批项目。投资6000万元实施湟水河流域(扎马隆—西钢桥段)治理工作;投资13850万元,实施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建设校场河、石惠沟生态恢复及河岸缓冲带和火烧沟沟口人工湿地净化工程,进一步保障海湖新区景观带湿地水质。一场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的湟水河治理工程,一定能让“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杨拂翠烟”的昔日美景再现眼前。
大气污染防治
看得见月明星疏
【骄傲成绩单】一份来自西宁市环境保护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市拥有271个优良天,空气优良率达80.4%,其中,颗粒物PM10和PM2.5年均浓度与上年相比都有所下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列西北五省前列。这是西宁为全市人民交出的一份“民生”答卷,更是青海省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缩影,去年,全省8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到87.5%,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PM2.5未达标地区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7.4%、地级城市PM10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25%。
【强力举措】“天蓝就美丽”,这是群众期盼着一个幸福地区的底色,更是一个区域执政者给予群众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去年,我省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由东部地区向六州拓展,针对采暖季和非采暖季污染特征,因地制宜、分类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综合治理措施,实现了由重点区域治理向全面防治转变。
为了让百姓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我省今年继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对症下猛药。针对我省城市污染源的特点,我省将继续强化城市(镇)扬尘综合整治,划定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淘汰燃煤小锅炉200蒸吨以上。针对采暖期污染物排放负荷增加的实际,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按照国家要求,完成剩余黄标车淘汰任务,加快推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
●东部地区加强联防联控。根据要求,东部地区将不断强化联防联控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机动车污染控制向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拓展,完成136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工程任务。同时,其他6州将积极推进民用采暖炉改造和煤质管控,严禁生活垃圾随意焚烧。
【西宁行动】“西宁蓝”是幸福西宁的底色,为了守护这抹醉人的“蓝”,西宁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治污风暴”,强力推进我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2015年空气质量优良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西北省会城市“双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列西北五省前列。群众关注的,就是政府关心的,今天再对“更清新空气”的追求上,西宁的前行脚步依然没有须臾懈怠。
●防治网格化管理。我市将按照大气污染治理网格化精准精细的新要求,划定污染控制区,建设加密监测点位及决策辅助系统,强化联防联控和网格化管理机制。
●扩大“煤改气”范围。燃煤污染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一大因素,我市一直在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目前已率先在北方城市主城区实现“清零”。今年我市将“煤改气”工程推进至三县县城及城市郊区结合部,完成150蒸吨“煤改气”。
●道路清扫力度更大。我市121条主(次)干道,长期以来都实行的是全时段清扫保洁、洒水(喷雾)、清洁作业,以此降低城市扬尘污染,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加大扬尘防控能力投入,购置喷雾抑尘车、清扫(洗)车、高压冲洗车,重点做好城市扬尘污染控制。
●高科技手段加入治污“战役”。我市还将依靠科技手段,新增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购置无人机监控督查检查设备、移动式激光雷达灰霾监测设备、空气质量应急移动自动监测车设备,实施施工工地、裸露地、垃圾场全程视频监控管理,提高对全市扬尘防控及管理能力。
青海湖畔鲜花盛开。
强力推进我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公园内人与鸟类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