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聚焦:用互联网思维“玩转”拉面经济

01.03.2017  18:33

  他辞去公职,回乡创业,开办了第一个专门服务拉面经济的企业——化隆拉面服务中心。成为“面二代”的他,借助“互联网+”,做出了一碗“新拉面”;

  国内拉面界的“网红”阿木、青海民间艺术家“苹果妹妹”……都因对“一碗拉面”的梦想,义无反顾加入他的团队;

  他们在西宁站候车厅开了家拉面店,又增设了农民工贵宾厅,让一碗小小的拉面,一个歇脚的地方,留住离乡“拉面人”浓浓的乡愁;

  他带领同行远赴马来西亚考察,将化隆拉面生意带上了“一带一路”,也把中国的清真餐饮文化带上了世界舞台……

  他叫马青云,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舀洞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

   “一碗拉面”,成为他心中的情结

  马青云的老家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一个偏远闭塞的小山村,为了摆脱贫困,一些农民走出大山,或是到厦门等地开办拉面馆,或是在老乡的拉面馆打工,亲带亲、邻帮邻,依靠外出拉面挣了钱的乡亲越来越多。

  大学毕业后,马青云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西宁市公安局工作,成了全村第一个“上班的”。然而,身为拉面二代的他有着父母辈对拉面的难舍情怀,更有着父辈们没有的学识和眼界。

  有一次,马青云去杭州,期间,兰州一家品牌拉面开进杭州,开始装修。附近有化隆人开的小面馆,担心生意被抢,与其发生了争执。听说此事的马青云陷入沉思:拉面让许多化隆人富了口袋,为何今日却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

  “面对竞争,传统的小面馆吃不开了。要是做拉面产业的全链条服务,引导农民走正道、闯富路,就可以帮助更多的父老乡亲。”这样的念头深深地印在了马青云的脑中,从杭州返回西宁后,他下定决心,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公务员的“铁饭碗”。

  接下来怎么干?马青云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随着小作坊式的拉面馆增多,千店千面,参差不齐,部分拉面馆的卫生条件难以让人放心,如今,人们吃饭也越来越讲究,一碗面也不肯将就。近年来,有些品牌拉面到各省“跑马圈地”,一方是标准的企业化运作,一方是小作坊经营,单打独斗的青海拉面馆一盘散沙,怎么和人家掰手腕?通过在江苏等地的考察,马青云看到了现在市场上青海拉面的诸多问题和市场竞争背后的忧患。如何能够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帮助化隆拉面走上品牌化、规范化的道路”,马青云找到了自己的创业目标。

   互联网+,打开“一碗拉面”新天地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了当前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话题,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对互联网的应用和挖掘程度有可能影响到行业或者企业发展的未来。”马青云清楚地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想要为几十万拉面人做好服务,电子商务是最好、也是最快捷的服务方式。

  2013年10月,中国拉面网和微信公众号上线,几个拉面户入股,支持马青云创业。2015年5月,他们的拉面电商平台出炉,线上出售厨具、餐具和食材等,还在西宁设立实体展厅,用户可一站式买齐开拉面馆用具,率先在拉面行业做出了互联网+服务、互联网+产品等一系列借助网络而展开的业务,抢得了清真拉面市场在互联网领域的先机。

  马青云创建的中国拉面网,从最简单的劳务信息服务到更深层次的拉面商学院、产品配送等包含了为拉面人服务的一切内容。让拉面人学会在这个平台上获取信息、获得学习机会,帮助化隆拉面人树立品牌意识、帮助他们完成转型升级,能够把青海众多资源整合到一起为拉面人服务……马青云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经过短短四年时间的发展,马青云带领的团队已经发展到60余人,其中不乏在拉面行业亲身实践过数十年的拉面精英,也有刚从学校毕业但心怀梦想的年轻人。马成龙(网名阿木)是中国拉面界的网红,粉丝遍布拉面世界的各个角落,他的秘制辣椒油做法在网上得到了广大拉面人的喜爱,为了更好地服务拉面人,马成龙下广州、天津等地为拉面人进行专业培训,手把手地进行现场教学。“苹果妹妹”是青海民间艺术家,她唱了第一首有关拉面的歌,之后又唱了“拉面哥”,在网上点击率超过百万。马青云深知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在企业特别困难的情况下与“苹果妹妹”签约,为化隆拉面宣传。

   第一家为“一碗拉面”服务的企业

  为更好地精准服务遍布全国的三万家青海拉面店,2015年,马青云筹建了化隆拉面服务中心。目前,化隆拉面服务中心已陆续在全国15个大城市设立了拉面服务站。省内各州县实现了全覆盖,在化隆县实现了村级覆盖。

  目前,化隆拉面服务中心有以“中国拉面网”命名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来作为公司宣传的主要阵地,通过拉面资讯、拉面文化、拉面招工、拉面商机、饭店转让、人才培训、伊麦佳配送、微信商城等栏目宣传拉面文化,提供拉面行业内的面店信息、人才培养、产品销售等服务,每天的浏览量可达千余次。微信公众号也已达十余万粉丝。

  同时,借助国家“互联网+”“大数据”等政策优惠,化隆拉面服务中心正在全力筹建中国拉面APP和拉面大数据平台。其中,中国拉面APP已经上线,内容包括店面管理、拉面商学院、拉面论坛、拉面公益、食材管理、技术指导、资金支持、信用管理等,为拉面人提供从开店的资金筹备、政策解读到开业之后的店面经营、员工管理、品牌建设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从资金到理财、从管理到技术指导等多角度多层次的拉面经营管理。

  如今,全国拉面店有8万余家,每年拉面店对食材的需求就达300亿元,青藏高原以其独特高原气候和地理特征,孕育出来的牛羊肉、菜籽油、青海老酸奶等享誉全国。因此,马青云看到了拉面馆转型升级中的另一个契机,就是在拉面经营的同时,整合资源优势,将青藏高原的土特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推广青藏高原独有的产品,帮助拉面店更快地转型升级。为此,马青云还在拉面店比较集中的广州、天津、苏州,以及青海海东市平安区四个地区设立了清真食材配送基地和青藏土特产配送销售基地,覆盖了全国270多个城市。

   让“一碗拉面”走上品牌化、连锁化

  如何走出去?走到哪里去?作为清真餐饮的经营者,马青云和同行们一直举棋不定。2015年10月,马青云带着30多名拉面经营者首次走出国门到马来西亚考察拉面市场。“这个地方开拉面馆肯定能火”,这是30多名拉面经营者和马来西亚官方给出的答案。

  “品牌化发展一直是制约“拉面产业”提档升级、转型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再走以前一台炉、两口锅、三个人、四张桌的老路,只有实现品牌化和连锁化,拉面行业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彻底改变,青海拉面才能走得更快更远。”马青云深受启发。

  青海拉面经济历经30年发展,没有自己的品牌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让青海拉面经营者付出了代价。但是,面对市场残酷的挑战,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群众之中,坚定不移走提档升级、品牌化道路的探索不屈不挠地进行着。

  2017年2月10日,马青云又一次实现了对青海拉面转型升级的大胆实践和探索,在广州率先启动“伊麦佳品牌联盟”发展新模式,抱团打造现代快餐业的核心品牌,实现“千店一面”的品牌效应,树立个性化的品牌形象,形成强有力的品牌优势。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 60多家拉面企业现场与中国拉面网签订了“伊麦佳品牌联盟”加盟协议,近200家拉面企业与中国拉面网初步形成共识。有一位即将关门回家的青海拉面店老板,在现场咨询完伊麦佳的品牌联盟后,毅然决定加入,并在当日与房东续租了5年。他说,加入伊麦佳品牌联盟,不仅省去了采购的麻烦,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实现花出去的钱再生钱,不仅免费接受培训,找跑堂和面匠等方面也不再担心了。这样的话,拉面店才能越干越有劲,青海拉面也才能越来越好。一位开了十余年拉面店的老板激动地说,这是青海拉面30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新的发展模式,让他看到了青海拉面的美好前景。

  30年前,大山深处的青海化隆人,凭借着一碗拉面走出大山,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30年后的今天,“拉面二代”、“拉面三代”将带着父辈对这碗拉面的情怀,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把“拉面经济”带上世界的舞台。(王 颖)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